不喜歡這個名字,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同學們都不說話了,班主任繼續說:“大家都有自己的大名,家裏爸爸媽媽起的。吳英雄的爸爸媽媽希望他將來當一個大英雄,大英雄有什麼不好的?很好啊,那是因為他爸爸媽媽愛他,希望他將來當個有用的人,所以才幫他起了這個名字,對不對?”

大家點點頭,都覺得他說得有道理。

“那既然這個名字那麼好,為什麼還要給他取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名字呢?這樣他爸爸媽媽知道了,肯定也很傷心。”班主任說著,看到有個學生欲言又止,於是就把人叫起來說話。

那人還有些緊張,臉上有些焦急,“我們不是故意的,大家都這麼喊,我們也不知道他不喜歡……”

班主任耐心地聽他講完,然後反問,“那你們知道花木貼不喜歡那個名字嗎?為什麼還要喊呢?對,因為大家都在喊,所有人都在做,所以沒關係、不要緊、無所謂,很多同學都這樣想的對不對?因為你周圍的人都是一樣的想法,你就覺得這個想法是對的。但那隻是多數人的正義,而不是真的正確。”

疊加的語氣,一句比一句重。

大家聽得一愣一愣的,好像聽懂了一點,又都不太懂。

“這樣,我跟大家講一個我的故事。”班主任也就是先震住他們,末了清清喉嚨,換一個切入點,“老師小時候也有個小名,叫齊天大糞。為什麼叫這個呢?因為老師特別喜歡看西遊記,覺得裏麵的齊天大聖很厲害、很酷,於是老師就經常在家裏的柴草垛上往下跳,風一吹,手臂張開,覺得自己特別帥,會飛,腳下還有筋鬥雲。”

班主任講起故事來繪聲繪色,原本嚴肅的課堂氣氛稍稍活絡了起來。大家都專心致誌地聽著故事,聽到老師有一次馬失前蹄從柴草垛直接跳到了下麵的化糞池上,結果化糞池蓋子沒蓋牢,一腳踩了進去的時候,一個個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後來他們就給我起了個小名叫齊天大糞,當著別人的麵喊我,光聽著就特別臭。大家都覺得我是個臭小孩,沒有人跟我玩,還到處叫我的小名。”

班主任說著說著,歎了口氣,“老師當時特別傷心,我讓他們不要說了,可是這個跟我說別人也在說,那個跟我說別人也在說,大家都說是開玩笑的,可是老師心裏可難過了。老師的爸爸媽媽聽到別人這樣叫我,也可難過了,明明大家都知道大糞是不好的,狐狸精也是不好的,叫人家狗熊也是不好的,可是為什麼還要叫呢?”

整個教室,鴉雀無聲。

班主任滿意地掃了一眼,臉上還很沉痛,“因為別人也這麼叫了,所以自己也可以這樣叫,這是不對的。這就好像你出門旅遊的時候,看見有人在文物古跡上寫某某某到此一遊,那你你也可以去寫一句嗎?我知道大家都不會這麼做,對不對?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別人會那樣做,是因為別人不懂事、不明白道理,但是我們班裏的同學,我相信都是懂事的、講道理的好孩子。”

班主任的聲音,誠懇、真切。

十歲還不到的小孩子,還在把老師的話奉為真理的年紀。聽了老師的話,有的學生微微紅了臉,覺得自己做錯了。有的小心翼翼地去看花木貼,已經後悔把狐狸精三個字寫到紙上了。

花木貼卻忽然站起來,小姑娘抬頭挺胸站得筆直,雖然紅著眼睛,可聲音還是不卑不亢的,“老師,我的小名是我先喊出來的,我也有錯。我四爺爺說過的,知恥而後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