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段(3 / 3)

賀蘭明月沒料到有這般勢頭:“勤王黨怎會如此之眾?”

其實他想問那為何一開始高泓發令追殺廢帝時,他們沒一個人有動靜。

是響應了西軍的檄文,還是因為平城一紙令下,若因前者倒也有幾分血性,若為後者,那未來勤王到底是誰說了算?

冉雲央猜到言下之意,道:“大寧的軍隊是自上而下的統帥體係,朱雀衛在王權之下、軍權之上,對各地而言,我們便是一麵旗幟。冉氏支持誰,就代表平城支持誰。洛陽皇位上坐的人若得不到朱雀徽記,與高氏叛逆也沒什麼兩樣。”

“既有這麼大的能量號令各地駐軍乃至諸侯,之後皇帝怎麼安枕無憂?”

冉雲央道:“大人想說平城自立嗎?不可能的。”

聽聞,賀蘭明月微微發呆。思及先帝當年對司天監深信不疑的態度,他又覺得這仿佛也在情理之中。

冉雲央全然明白這種顧慮:“皇族起源鄴城,後定居平城,祖上是鮮卑族裔,本姓高雲氏,與慕容氏同祖同源。相比之下高氏入中原更早,與漢人頻繁聯姻混居後改單姓高,乃至道武皇帝奠基霸業,這才名揚天下。從前南楚常有鄙夷大寧皇帝實則是‘胡人可汗’的言論,雖難聽些,但細想是很有理的。”

賀蘭明月沒怎麼聽過高氏的來源,對他們的了解僅存於收攏塞北三衛,再往前便一無所知。聽了冉雲央慢條斯理的解釋,賀蘭明月仍然一頭霧水:“可這與朱雀徽記、甚至天下歸心與否有什麼關係?”

“朱雀徽記是高雲氏時期便遺留至今的紀念,是君王之印,於是高氏養精蓄銳數代人成了前朝權臣,後一舉起兵自立,朱雀預言就此應驗。慕容氏沒有得這個傳承,於是隻能為臣。高氏的所有人都深信這是他們之所以為帝的最初預言,以至於現在都對星相與天兆從不違逆,說到底,是家族本性。”

聽來神奇,可所有的預言這樣不都成了人為嗎?

賀蘭明月應了聲,猜測道:“你的意思是,隻有朱雀徽記才是正統?高泓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承認?”

“正是。”冉雲央道,“古往今來祭祀不斷、禮樂不廢,本質都隻是寄托。高氏的寄托是朱雀和語言,朱雀已不可尋,但冉某率領的這一支衛隊如同它的存在——攀附於高氏,高氏不在,朱雀衛五營相互牽製信物一致方能統一發兵,因此即便某一營一帥想自立,首先就要過其餘同僚這關。”

賀蘭明月道:“仍是荒唐。”

冉雲央笑笑道:“預言也好寄托也罷,都需要武力支撐。朱雀衛自最初開始是為了維護江山安寧而建立,如今陛下是正統,平城當然支持正統。”

賀蘭明月冷哼一聲:“起先他落難,卻不見你們主動‘維護正統’。”

冉雲央被他奚落卻也不惱:“冉某內心同情,終是要有信物相依才能調兵。幾代延續的祖製規矩,還望大人理解。”

再糾結下去也沒有意思,賀蘭明月算是懂了為何先帝守著那份假星盤都能毫不猶豫殺害忠臣,他又有些戚戚地想:到底預言如此,所以到了這地步;還是因為到了這地步,這才使得那幾個應驗了?

就像白楹花開與故人歸家,他從不認為二者有何聯係。

但銀州的百姓便對此深信不疑。

或許冉雲央是對的,古往今來,誰都沒法解釋,可一代一代的人就這樣相信著。他們沒有神明,於是虛無縹緲的星星解讀出了九天之上的訊息,並被奉為圭臬。

內心虛無,要尋找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