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段(1 / 3)

,我推你去找宇文華。”

高景隻得點頭,兩人直到安置好都一路無話。

午後用過飯,小憩片刻,將軍們在中軍帳討論如何攻取洛陽。

白虎騎的陳子成說話慢條斯理,像北庭的雪一樣,半點不會著急。他說三句停一句,把庫緹聽得上火,要不是高景就在旁邊坐著聽恐怕非按捺不住當場罵街。

“楓嘯林距離中軍的城南大營不遠,中間隔著烏啼山和落月溪,這也是為什麼我軍駐紮許久城南大營也沒有動作:他們一旦攻來,我軍便能越過烏啼山偷襲城南大營後方,守備空虛,直取洛陽城。”陳子成又是長長的停頓,頂著庫緹殺人般的目光繼續說,“梅恭到底西軍老將,他沉得住氣,我以為不宜急攻。”

庫緹反對道:“中軍吃了敗仗,士氣大挫,正應該發動猛攻打他個措手不及!梅恭去年才莫名其妙出現,又是西軍的汙點,老子就不信這人真能這麼短時間服眾!”

“哎,話不能這麼說。”陳子成道,“中軍是護衛京師的主力,就算內訌尚如猛獸,難保臨死前不會玉石俱焚地一擊。我軍損失本也慘重,這當口勝券在握了,再折幾萬人就為了一座洛陽城,不值得。可以徐徐圖之,斷糧、斷水,攻心。”

庫緹沉默了,宇文華卻道:“斷水斷糧圍城萬不可取,洛陽是都城,就算不管禁軍和官員皇族的死活還有三十餘萬百姓。他們可能對為什麼要打仗都不明就裏,支持陛下因為陛下是先帝駕崩後的正統,監國時也沒少做好事……倘若這時為了攻城去斷了他們的生路,陷入水深火熱中,民心會亂。”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幽雲的一位副將輕輕歎了口氣,也不讚同陳子成。

原本一直在聽的高景忽然道:“我監國時禁軍隻有不到十萬人,中軍遠在西京關隘駐紮。高泓篡權後聽說大量屯兵增調軍力,現在有多少了?”

宇文華愣了愣,回報:“南北禁軍加在一起恐怕超過了十五萬。”

“幾十萬人的生死……不能因一場勝利置之不顧。”高景的手指敲擊著輪椅扶手,他良久道,“速攻,勝算有多少?”

“得看排兵布陣。”宇文華皺著眉道,“我方最大的劣勢是無法整合,朱雀衛和白城軍機動性強,白虎騎擅長奇襲,臨海軍穩紮穩打……隻能兵分幾路。”

“怎麼分?”

庫緹說:“回陛下,臨海軍人數最多,原計劃是分為兩隊主攻,其餘大軍隨後圍城。主攻中,一隊末將與少帥領軍,另一隊交給賀蘭與唐姑娘——他們二人從銀州一路殺到平城,在軍中很有些威信,隨他們出征士氣常常大漲——可眼下您看,賀蘭也帶不得兵。”

“主攻可交予冉某。”一直不語的冉雲央道,“臨海軍攻山河關、白虎騎與豫州軍大戰都是損失巨大,此次就不必再讓兒郎們衝在最前方。”

宇文華頷首:“那便辛苦了。”

又一番商議後定下作戰計策,朱雀衛主攻,陳子成率領幽雲的白虎騎眾為其掠陣,而人數眾多的臨海軍在洛陽城周圍一線布防,力保萬無一失。

但前些日子經曆過和中軍的大戰,又剛在楓嘯林安營紮寨不久,縱然速攻也不可急於求成。再加上宇文華認為再等一等賀蘭明月,說不定過幾天就好了——這發言遭到了另幾位看白癡的眼神對待,也就冉雲央讚成。

眾將軍離開中軍帳,宇文華推著高景出去後看見斜靠在不遠處兵器架邊的賀蘭明月。

“找你的?”高景問他。

宇文華撓了撓頭:“不應該吧,可能是找陛下的……”

話音將落,賀蘭明月看了他們一眼,麵無表情地要走。宇文華尚在迷惑,高景突然反應過來,提高了聲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