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電影講的是一個類似民國背景下的故事。林嘉木要演的這個小少爺,是一個主要配角,一出場就是反派人物的形象。他身為臨時政府的外交部長,投敵叛國收取賄賂壓榨民眾無惡不作,但表麵上又是一副光風霽月的模樣。一直到中後期,主角看到他其實是在暗地裏幫助那些愛國誌士,覺得他可能是良心未泯或者是臥底,開始對他改觀。
到最後的時候,戰爭勝利,他卻沒有跟隨臨時政府的人逃離。主角去問他是不是臥底,小少爺愣了一瞬,接著否認。主角向他提及自己發現的那些事情,說戰爭已經勝利,他不必再瞞下去了。小少爺笑著搖頭,表示自己不是什麼臥底也不是良心未泯,就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當初他的父親明麵上是富商,但實際上是臥底。隻不過他的父親為了掩護自己的那些同誌,演了一出戲,營造出自己是被那些愛國誌士刺殺了的假象——為了能夠說服人,他確實是死了,死在自己兒子的麵前。而那些人為了護住小少爺的命,選擇暫時壓下這個事實,準備等徹查的風頭過去,再告訴他這件事。
小少爺自然是以為自己父親被那些人害死。他當時還隻是一個靠家裏關係進去的普通的外交翻譯,也不過是靠著家裏的錢和自己出眾的能力,才過得舒服自在。父親死後,家產散了大半,部門裏的同事也和他交惡。他心裏知道那些殺了自己父親的人是少年熱血,是為了國家,但……那是他的父親。
他渾渾噩噩過了一陣之後,被自己上司喊到辦公室去,問他想不想報仇雪恨。小少爺點了頭,並且……後來也確實殺了人。這時他父親的那些老友驚覺他的突變,才找機會把當初的事情傳達給了他。
在地下組織邀請的時候,他拒絕了。他已經殺過了人,他殺死了自己父親付出生命去保護的人。他沒辦法回到雙方的任何一邊,幹脆轉頭開始一心的鑽營官場,並且“機緣巧合”的幫了主角的那一方。
主角表示當初也不能完全算是他的錯,之後可以再算功過的事。現在,既然他沒有走,就證明他已經選擇了自己的立場。小少爺笑了一陣,接著說好,他可以和主角一起走,隻是有東西要收拾。主角看著他走出院門,沒一會兒,院外傳來一聲槍響。
小少爺的劇情到此結束,之後就是快速推進的戰後劇情。到故事的最後,主角總算是幫著小少爺爭來了平冤昭雪的機會,給了他一個好的名聲。但劇本再往後翻,描述的就是主角當初跑出院子,看到尚有一口氣的小少爺靠在牆上。他向來打理幹淨的西裝沾滿了血跡,眼鏡也歪在一邊。他有些費力地抬手扶了扶自己的眼鏡,笑著對主角說——“不要麻煩了,我就是個壞人。”
從各種意義上說,小少爺是一個十分複雜的角色。
說他是好人,他確實是沒什麼太高的覺悟,父親死了之後不管對麵是什麼人,隻想著先報仇雪恨。而且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他確實是有種報複式的表現出自私自利的人物性格,欺壓民眾收受賄賂都是事實,對自己父親當初的選擇做出無聲地對抗——也因此得到上司的信任。說他是壞人,可他在得知事實真相之後,嘴上說著讓那些人早點死,實際上卻用了各種方法幫著他們逃脫困境。
也不怪孟澤會想到林嘉木的頭上——畢竟,這個度確實是不好把握。表現得太過反派,就顯得後麵的解釋很假;表現得太過正麵,又會沒什麼看頭,讓大家一上來就知道這個角色他身上有故事,他必定是個好人。
試鏡的那幾段,一個是在主角回憶裏的片段,當時小少爺還是一片天真的模樣,因為自己進了政府的外交部門而高興。他以為自己這也是在為國家效力,並且幻想自己能靠著才能影響那些上層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