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是為什麼?”
衛負雪哼道:“沽名釣譽,博個好名聲,其實心裏想著衛容與那小子。”
陶九思從衛負雪手中扯出被壓倒皺巴巴的書,一邊仔細的撫平,一邊正色道:“為了沽名釣譽要和皇上作對,豈非得不償失?二皇子炙手可熱不假,我也確實對他心存憐憫,可我不做他的老師,自有千千萬萬人等著教他。而你呢?我若是不忤逆聖上來教你讀書,你到死都未必有先生!大殿下,你是不是覺得世上沒有人是真心為你?”
衛負雪直視陶九思,滿眼還是懷疑。
陶九思見狀,歎了口氣,心知衛負雪十六年的遭遇太過離奇悲慘,不輕易相信人也是正常,便道:“你就當做孔夫子給我托夢,讓我有教無類,方能成一世盛名罷。”
桂嬤嬤見衛負雪和陶九思二人漸成僵局,連忙出來說和:“先生,少主子還小,他不知道你的用心,奴婢都懂的。陶先生,你別和他計較,大殿下是個好孩子,隻是,隻是……”
眼見著桂嬤嬤要哭出聲,陶九思急忙道:“嬤嬤別急,大殿下隻是一時鑽了牛角尖,我不會同他計較。”
陶九思又發誓、又安慰,好半天才勸好桂嬤嬤,轉頭卻見衛負雪一動不動的坐在原處,沒有半點觸動。
連關愛自小照顧自己的嬤嬤,這點人間小愛都沒有,如何愛天下萬民?看來教育大皇子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第二日,輾轉反側一夜的陶九思又是一大早進了宮。
誨人不倦,陶九思心中默念這四字,努力讓自己心平氣和,同時也做好了被衛負雪冷言冷語相待的準備。
誰知今天衛負雪到的比他還早,陶九思憂心忡忡進入書齋的時候,衛負雪早已看完了一本書。
陶九思坐在書桌前端詳衛負雪,後者好似什麼也沒發生過一般,照例擺好筆墨紙硯,催促道:“先生既然早來了,就早些開始上課吧。”
陶九思見衛負雪翻了篇,心想大概是少年人臉皮薄,便也不與他計較,翻開書開始上課。
接下來一段時間,都是風平浪靜,衛負雪乖乖聽話,陶九思傾力而為,師徒二人一個才高八鬥,一個聰明伶俐,彼此教學相長,倒也妙趣無窮。
衛負雪學了些詩詞歌賦,重讀了孔孟之道,自覺熟稔在心,這天上課,便對陶九思說:“先生,聖人之言我已熟讀,我想學些別的。”
陶九思:“哦?你還想學什麼?”
衛負雪合上麵前的《孟子》,坦然道:“我想學兵法、學曆史、學權謀。”
衛負雪本就是人間鯤鵬,早晚都有展翅遨遊的那天,有此一問,陶九思覺得實屬正常。
陶九思想了想,便推開桌上書本,取來一張紙,用筆沾飽墨,畫了幅簡易版的四國地圖。
衛負雪一見地圖,立馬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用心聽講。
陶九思指著地圖:“我華夏大陸分裂已百年有餘,數十年前大衛滅涼,便隻餘四國,我大衛在大陸西北,又與東齊平分中原,文強而武弱;東齊除一半中原,東北還有廣袤國土,國富兵強,乃如今第一強國;西華、南周皆在大陸東北,這兩國從國土來看皆是小國,但二者存活至今又有細微差別。西華依附東齊,苟活至今。南周湖泊縱橫,大江環抱,易守難攻。”
陶九思頓頓,想到上輩子衛負雪雖然一統四國,但過程殘忍嚴酷,以至於人人自危,天下民不聊生,眼下衛負雪年紀尚小,不知心性到底如何,於是試探問道:“我且問你,若你率兵攻打東齊,東齊子民負隅頑抗,你待如何處之?”
熟料,衛負雪眼睛都不眨一下,麵色如常道:“忠於舊主乃是大患,自當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