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劉炘這次是在拿自己的親生兒子作祟,隻為了讓他當眾出一回醜,煜親王覺得他這位皇兄果然是這個世上最討人厭的家夥,之一!
就這樣,簡遵友被夾在三家之間,可以說悲催到了極點,他隨時都有可能因為多方角逐而被碾成碎片,還無人可以倚仗依靠。
其實劉煜要他給自己診病,並非如外人想的那樣,是要拿他出氣——這位擅長小方脈的太醫,劉煜留著是有大用處的。
正因為如此,劉煜才會允許簡遵友把家眷送出天京,他需要此人心無旁騖,而且甘願為他保守秘密。
其實用他的家人做人質,不失為一個保險的辦法……但經過幾次相處,劉煜覺得與其讓他敬畏,不如讓他感激。對待簡遵友這樣的君子,就要用陽謀。
劉煜的病症,他自己最清楚,哪裏是這麼容易就治好的。
先讓簡太醫陷入絕境,再施之以恩惠,接下來大家才好坐下來談條件,讓簡遵友為自己所用。
三月之期過去大半,原本以為簡老束手無策,應當已經感覺到絕望,誰知道對方距上一次頹然離開還不到三天就傳信來說,找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還要帶自己的孫子同入王府,協助他做事。
對於簡太醫的這個寶貝孫子,劉煜起初沒有關注,但看了屬下收集來的情報,知道他六歲以前在鄰裏之中被稱為“白瓷娃娃”後,又生出了幾分興趣。
這個稱呼聽上去好像是稱讚幼時的簡曉年長得粉雕玉琢,極為漂亮,但其實並非一個好詞。
因為這個孩子在六歲以前,其實是個傻子。
不會說話,整個人癡癡呆呆的,對外界的刺激沒有任何反應,哪怕失去了父母也不懂悲傷,就像一個燒製出來的白瓷娃娃,沒有注入靈魂,徒有漂亮可愛的外表,何其悲哀。
冀州有些老人稱這種渾渾噩噩的病症叫做“失魂症”,傳言妖魔喜歡吃孩子的魂魄,那些被吃了魂魄的人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再無知覺,也不會說話。
不過有皇族鎮守邊境,冀州境內根本看不到妖魔,是以簡家的長孫為何會得“失魂症”,眾說紛紜。
再加上簡曉年出生後,他的父母沒兩年就相繼因病去世,於是就有人暗中傳說簡曉年命中帶煞,不僅自己是個癡傻的,還克死了父母,以後說不準還要克了誰。
大部分人對這種事情,都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要不是簡太醫醫術高超又德高望重,幫助過不少人,有些人甚至希望簡家把簡曉年送走,免得連鄰裏也禍害了。
簡家人一心維護簡曉年,但閑言閑語還是傳到了簡曉年叔父的嶽家,雖然對方並沒有多說什麼,但常有人在其間碎嘴,讓人防不勝防。
為避免兩家因此生隙,簡遵友做主分了家,讓簡行遠帶著妻兒另住,他則親自撫養長孫,從未想過放棄。
就在周圍的人一邊擔心簡老太爺的安危,一邊以為簡家的“白瓷娃娃”就得這樣過一輩子,長到六歲的簡曉年卻好像突然開竅了一般,不僅可以開口說話,而且變得伶俐聰慧起來,令人驚歎不已。
有不少人都當這是擅長小方脈的簡太醫妙手回春,救治了自己的親孫子,所以對其醫術更是信服。
如今簡曉年才十六歲,在簡太醫的悉心教導下已具備了些真本事,據說幾年都在京中醫館聯名義診的時候代替不能出麵的簡太醫坐診。
不少受過他恩惠的人都道,假以時日,簡小大夫必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早些年那些克父克母的話也沒什麼人再提了。
劉煜看著眼前的少年,目光劃過他白皙如脂玉一般的後頸和雙手,心道:還真是個白瓷娃娃……
這時,他突然聞到一股極淡的、陌生但又好像在哪裏聞過的味道,心神微動。
……
要用新法子給煜親王治病,自然要稟明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段往事有跡可循,並無造假,簡曉年又隻稱自己是得洪懸大師指點,受到啟發創此新法,並不算欺騙於人。
更何況洪懸大師曾於兩年前給簡曉年去信,信中言明他已遊曆至荊國南部,接下來還要繼續往梁州進發,之後極有可能繼續西行,所以短時間內不會返回冀州……沒有對證,自然無可反駁。
煜親王聽完簡太醫的話,眼神變得愈加幽深起來,他一向不苟言笑,此刻麵無表情,不辨喜怒。
——六年前,乘音寺,洪懸大師……原來這股莫名熟悉的感覺,並不是他的錯覺。
煜親王久久不語,旁人也不敢說話,屋子裏的氣氛頓時變得壓抑起來。
過了一會兒,煜親王的嘴角突然泛起一抹冷冷的笑意。
——有意思……他今天抓到了一隻說謊的小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