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段(1 / 3)

緩步而行,怕驚擾了山水空明。

此處與城中相比,另是一番天地。

尋徑而上是一片桃花林,此時並不是花期,滿樹枝椏隻見翠綠,一間小屋立在這桃林之側,孫雲華下馬,繞道屋後,果然看見魏承正跪在後院,他的麵前,是一座墓碑。

孫雲華走到魏承旁邊坐下:“我今年特意比去年早起了一個時辰,可還是沒你來的早。”

“你怎麼能和我比呢?”魏承說,“這裏埋的,畢竟是我娘。”

魏承說罷,向著墓碑磕了三個頭,起身對孫雲華說:“走吧,回屋裏去。”

看著魏承回身進屋,孫雲華記起幼時那個笑容溫婉的女人,他那時送魏承回家,那個女人站在滿樹桃花下,抱著放聲大哭的魏承,柔聲哄他說:“承兒乖,你看,桃花都開了,你爹很快就會來接我們了。”

孫雲華的父親在沒做知府前,當過很長時間的縣令。孫雲華那時候年紀小,也沒學會什麼少爺脾氣,反是經常和縣裏的孩子們玩在一起,那時候和他玩的最好的,就是容姨的兒子魏承了。

容姨的家離孫家不遠,孫雲華曾聽自己的奶娘嚼舌根,說容姨是個可憐的女子。容姨本名容青,家世清白,溫良賢淑,是個好姑娘,容家爹娘一直想給女兒找個好婆家,可是幾年前容青上山,回來的時候還帶回來了一個受傷的男子。經容青請來醫生仔細醫治之後,男子終於醒過來,說自己叫魏喬,是個做生意的,這次在行商途中遇到強盜殺人越貨,他拚死逃脫,最後還是體力不支,暈倒在山中,若不是容青相救恐怕就死了。

魏喬因行商,見聞廣博,又溫柔體貼,容青每日細心照料他的傷勢,兩人朝夕相對幾個月後,暗生情愫,容青芳心暗許,深深地迷戀上他,可是又怕父母不會答應這門親事。發愁之際,魏喬拿出一枚玉佩,讓容青拿去城中的當鋪當了,湊足錢財,自己好向容家提親。

容家隻是普通人家,容家二老這幾個月來見男子為人不錯,對女兒又好,心中高興,對這男女之情了如明鏡,可是想到魏喬身無長物,家底不明,又怕女兒嫁過去吃虧,這時有了銀子,自然一口答應了這門親事。

本來就是金玉良緣,成親後兩人生活也幸福美滿,一個月後容青就發現自己有了孩子,魏喬也頗為高興。

本來喜上加喜,兩人生活也更加甜蜜。隻可惜好景不長,一天有幾個陌生人來到縣裏找到魏喬,他們手中,正拿著那塊容青已經當掉的玉佩。

魏喬與那幾個人一夜長談後,第二天便說要離開。容青不能接受,哭著挽留魏喬,魏喬不願忍受這別離之痛,一想到要離開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他也心如刀割。但是想到家中的事情,最後他還是狠下心來,給容青留下了一筆錢財,並把那塊玉佩塞到容青手中,告訴她一定要把這個交給孩子的,並且說等到明年桃花開放的時候,他一定會回來。

可是魏喬離開以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第二年容青生了個男孩,產後虛弱的她用顫唞的手接過孩子,將那塊玉佩放到孩子的繈褓之中,因玉佩上有個承字,她便給兒子取名魏承。

開始縣裏的人都和容青一樣,以為魏承的父親也是去去就回,可是桃花開了一年又一年,魏承也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活蹦亂跳地到處跑,始終也沒見那個男人回來,也沒有他的消息。於是縣裏有人說魏喬死了,也有人說魏喬騙了容青,反正沒有多少人相信魏喬會真的回來找容青。

但是容青一直相信,就這樣等了一年又一年,後來容家二老病故,容家就剩下她和魏承,以及魏喬臨走前專門請來照顧容青的張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