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段(3 / 3)

霍玲是喜歡老張的,但她壓力太大又太懦弱,說不出來,自覺說了也沒用。她隻能用一次次的退後和妥協來成全自己喜歡的人。她的人生貧瘠但不純粹,不敢愛不敢恨,摻雜太多的情感讓她自己都無法去指認,也承擔不起。我想她死前應該是想到了老張,也終於明白那天老張來找她說取消婚約時為什麼眼裏會有掙紮。這樣她也就無憾了,因為自己的感情不是無用的,她愛的人還是在乎她,無論是為了什麼,以什麼方式。

所以說,感情的事說不清楚。看似美好,其實也現實。你說愛就是愛,它其實有很多原因。自覺他人無情,其實是你太懦弱。隻能說,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隻看你配不配擁有。

《青玉案》後感—(2)———論北伐之‘肥皂不能亂撿’

從開篇,我們都一直在談論著的一段曆史,我覺得有必要對它予以相應的重視(話外:其實你就是自己喜歡說這些廢話吧,一大清早抽風)。隨便啦。

大家的年齡我是不知道啦,但是初高中的粉筆灰都是順著吃過來的吧。從語文數學的混合雙打,變成語數外再加文理綜的惡性群毆,大約過來人都累覺不愛。對於曆史中這短短一章估計也都片麵成一個年份和幾個名詞。

可是,事實不是這樣的,曆史也不是這樣的。

我不是專業人士,對於曆史的理解也是淺薄和不全的。但是北伐這段,實在是太好玩了,同大家說說。

北伐其實不分一二次,它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大家可能也不知道,畢竟課本上把它們分開,然後作論述題‘請概括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的同異’。去你二大爺的同異,一直都在打好不好!?同異,一個開始一個結束算不算?

這麼說吧,過去有個人,姓孫。因為教科書上總愛po他留一字胡的那張黑白照,所以我叫他孫伯伯(注意發音‘孫baibai’)。孫伯伯其實挺像劉備的,原因自己找,他們都很窮就是了。他說‘we need revolution’,然後把本就晃蕩的清國鬧塌了。這其實也是趕上了好時候,雖然我這麼說有些不客觀……反正後來他就成了帶頭大哥,成立了個幫派,掛小青旗。

帶著弟兄們出來混,孫伯伯是有操守的,至少他立了幫規。明著三條大家都知道,其實另外還有三條。

第一條:不管幹什麼,一定要有錢

想當年孫伯伯也是苦過來的人,沒有錢寸步難行。他口水都說幹了,討米都討到大洋彼岸了,何其悲催。所以縱觀幫派在江湖上蕩了幾十年,從頭到尾處處以錢為本,沒錢不能辦大事。

第二條:拚爹不行,咱們還有丈母娘

這個很不好解釋,其實也好解釋。紅顏和知己有多重要,我看那時好些人都能出來著書立說深入探討。自己靠不住,就靠別人,朋友賣完了還有老婆……額……扯遠了會不會有人查水表……我左看看呀右看看……

第三條:無論情勢何其危急,絕對不能撿肥皂

這條孫伯伯說的比較隱諱(雖然他一直是榜樣),好多後輩都不明白。有人問‘為什麼一定要撿肥皂,湊合洗不行?’,然後他死了。有人問‘憑什麼我的肥皂我不能撿,老子就是要撿?’,然後他死了。最後一個姓蔣的小兄弟心領神會,然後他成了接班人。

帶著這三條幫規,蔣咩咩最終接過孫伯伯的手中的小旗繼續高歌猛進。

北伐是什麼,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