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段(1 / 3)

重建了顧宅,後來聽說又擠了一家,合並了四個院子,幾乎占了普照寺前半條街。

漸漸的,那邊就成了顧家巷,顧若離從馬車裏下來,就看到正門口掛著一個碩大的燙金牌匾,上寫道:“顧府。”

好在慶陽人都知道,此顧府和藥廬巷的顧府雖是一家,卻早已分了家,普照寺的顧府主業是賣藥,藥廬巷的顧府則是行醫問診。

兩不相幹,卻又都沒丟顧氏的祖業。

“三小姐,這邊請。”婆子做了請的手勢,請顧若離從側門進,顧若離也沒有多言,帶著兩個丫頭去了側門。

側門也掛著個小小的頗精致的門牌,門開著,兩個婆子坐在門口磕著瓜子聊天,聲音又大又亮,人還沒見,聲音就傳出去好遠。

“笑鬧什麽。”引著顧若離的婆子喝道,“沒個規矩的。”

守門的婆子頓時噤若寒蟬,立刻收了瓜子板板整整的站著:“洪媽媽好。”

“還不見過三小姐。”洪媽媽嗬斥了一聲,兩個婆子立刻擡頭看了眼顧若離,行禮道,“奴婢見過三小姐。”

兩房的孩子沒有擱在一起排大小,所以這邊也有個三小姐,不過已經出嫁了,要不然稱呼上還真怕分不清。

“三小姐請。”洪媽媽請顧若離進去,穿過影壁顧若離就楞了楞,她上一次來大約是五六年前,跟著顧清源來給哪位叔叔瞧病吧,當時這裏還沒有這麽寬敞,收拾的也隻是幹凈整潔。

可是不過五六年的光景,院子裏入眼的是繁花似錦,綠葉蔥蘢。

打理的非常好,就算是建安伯府的外院,也不及這裏收拾的精致。

“老祖宗在內院。”洪媽媽滿意的看著顧若離眼中的驚嘆,不禁暗笑道,藥廬巷那邊是老宅子,不知多少年了,年年都要修繕,哪比得了這裏,處處都是新式的東西,就算拿到京城,也鮮少有人比得過這裏。

顧若離不知道洪媽媽所想,她也隻是略掃一眼,就隨著她一起進了內院,到內院後就能看到三三兩兩的丫頭婆子,穿著俏綠的比甲,跟一隻隻蝴蝶似的穿來穿去,非常的熱鬧。

見她進來,眾人都偷偷這邊覷來,低聲討論著。

內院很大,錯落有致的假山溪流,點綴著一簇簇花圃,種的也是各式各樣或藥草或花卉,生機勃勃的樣子。

洪媽媽引著顧若離直接去了正院邊的花廳裏,簾子一掀裏麵一股清涼之氣便撲麵而來,她笑著和顧若離道:“三小姐,請!”

顧若離擡眸看去,隨即怔了怔,花廳裏坐了約莫有四五個顧氏的男人,當中的首座上,則是洪媽媽口中的老祖宗肖氏。

她沒有想到來了這麽多人,摘了帷帽,慢慢走了進去,朝著上位福了福:“嬌嬌拜見老祖宗。”她剛行完禮,旁邊就有婆子拿了褥墊往她麵前一擺,她一怔眉頭微微蹙了起來。

“嬌嬌。”就聽到旁邊顧解慶的四弟顧解興低聲道,“還不快拜見老祖宗。”

顧若離有些遲疑,隨便又聽到有個女子的聲音道:“她這會兒封了縣主,隻會拜聖上哪會拜祖宗。”

她循聲看去,坐在顧解興側後方的女子,年紀約莫三十出頭的樣子,她看著有點眼熟,卻分不出是哪一房的太太。

顧若離站著沒動。

坐在上頭的肖氏頓時沈下臉來。

顧若離打量了一眼肖氏,她穿著件朱紅團福的矮領褙子,妝花緞的,梳著圓髻帶著一頂薑黃的抹額,頭發花白,但看上去還是很精神幹練的樣子。

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肖氏今年約莫七十幾歲不到八十,保養的不算好,皺紋深深頭發花白,但看上去很清醒精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