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段(1 / 2)

是百分之百。”

毛順義問道:“什麽是感染?”

顧若離就和他慢慢解釋,毛順義聽的宛若天書一般,許久以後才驚愕的道:“顧大夫,你怎麽會懂這麽多。”

“偶得的一本書。”顧若離含糊其辭,“還有許多外科的知識,以後我慢慢規整,把記得的都寫下來。”

毛順義已經滿腹的好奇,求之不得:“好,好!”

顧若離說的許多東西,他不是很懂,聽的也很玄妙,卻覺得又很有道理……

晚上,寶兒沒有發燒,甚至連起夜都沒有,一覺到天明,顧若離一早來檢查了傷口,有些紅腫,但並不嚴重。

“我的腿不疼了。”寶兒著急的道,“你去給我娘看病吧。”

顧若離點頭,道:“我請周大人抱你上馬車,你的腿暫時不能走路。”

寶兒應是,顧若離就和他一起去了他家。

在北門邊上,她從來不知道,這裏還有這麽多戶人家,放眼看去,一排排用稻草和麻袋拚湊的窩棚,歪歪斜斜的靠在城墻上,三麵墻透著風,屋頂最結實的也不過夯了一層圖或是搭了簡易的梁。

她愕然的站在進口處,馬車進不去,他們隻能步行。

“你們就住在這裏嗎?”顧若離以為,不管怎麽說寶兒的娘也是外室,又生養了孩子,住的地方他總要安排的,寶兒回道,“他把宅子收回去了,又不給我們銀子,我和我娘隻好住在這裏了。”

寶兒由周錚抱著,指著後頭道:“我們在後麵,門前有棵歪脖子樹。”

一行人沿著窄小的路過去,窩棚對麵搭著茅廁,臭味彌漫著,一家家門口垂著半舊的簾子,門外搭著簡易的竈臺,有婦人帶著孩子在門口坐著,孩子們穿著破舊的衣服,光著腳打鬧。

他們甫一出現,就引起眾人的目光,大家好奇的看著他們。

“寶兒,你回來了啊。”有個小姑娘跑了過來,紮著兩個羊角辮,臉臟臟的,瘦的隻剩下一把骨頭,“我剛剛去看你娘了,她挺好的,昨天晚上還有人給她送飯吃了,我也吃了一塊肉,真香!”

寶兒揚著眉頭,道:“等以後我長大了,掙錢了,讓你天天有肉吃。”

小姑娘高興的拍著手高興的道謝,又看到寶兒被人包著的,就問道:“你為什麽讓人抱著,你生病了嗎”

“被人砍傷的。”寶兒一副不在乎的樣子,“不過我也砍了他。”

旁邊的婦人們聽著也跟著笑了起來,道:“寶兒,你快點長大,我們就等著你給我們買肉吃,保護我們。”

“我說話算話。”寶兒昂著頭,滿麵的驕傲,“一定不讓別人欺負你們。”

顧若離和周錚對視一眼,兩人都沒有說話。

當初在山穀,大家雖日子並不富裕,可有衣服禦寒也不會餓肚子,每年年底因為蔡彰還能發錢,在薊州左屯衛時,那些婦人們還有秦大同照顧著,可是這裏的人……

生死隻能靠自己了。

顧若離沈默著,和周錚一起去了後麵,寶兒指著其中一間垂著簾子的窩棚道:“就是這裏。”方才說話的小姑娘也跑了過來,“姨,姨,寶兒回來了。”

裏頭傳來咳嗽的聲音,呼哧呼哧的,似乎說不出話來。

“娘!”寶兒急著要下來,顧若離已經掀了簾子進去,隨即一股溲腐的氣味撲麵而來,灰蒙蒙的窩棚裏,最裏麵搭著地鋪,鋪了一層不厚的稻草,上頭躺著一個女人,土黃的臉色,瘦弱的蜷縮成一團,咳嗽著。

“娘!”寶兒喊著,周錚將他放下來,寶兒就跳著撲了過去,“娘,我回來了,您怎麽樣!”

寶兒的娘姓楊,以前是個繡女,後來遇到了顧清海後,就被他養在了宅子裏,沒過兩年她生了寶兒,時間長了她也年老色衰顧清海對她失了興趣,前年將她母子趕了出來又重新接了個女人住了進去。

楊氏沒有臉回娘家,就帶著寶兒在街頭流浪了幾天,便住到這裏來。

一開始楊氏還能接點繡活做,母子兩人雖困苦可到底還能糊口,可年前她染了風寒,為了省錢便忍了下來,沒有想到病情越發的加重,一直拖到今日,人已經起不了床。

“你別搖她,在一邊坐好。”顧若離扶著寶兒在一邊,“低聲道我給她看看。”

楊氏醒了過來,看著顧若離隨即一怔,認出她來:“……是藥廬巷的三小姐嗎?”

“你認識我?”顧若離微頓,楊氏咳嗽著,呼哧呼哧的喘著氣,“有一年你去祠堂,我遠遠的見過一回,那時覺得你生的好,便就一直記在腦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