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和哀愁,好一會,徐徐的起身,悄悄的離去。
我以為隻要走的很瀟灑,就不會有太多的痛苦;我以為這件事情我已經看得很開,不會再在乎,就不會有留戀;我以為自己可以很好的往前看,你的將來是我的,別的都不在乎。
但,還是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他羨慕她。
即使知道他不愛她。
盡管如此自己還是羨慕她,因為她可以光明正大的和他在一起。
她可以向世人宣布他是她的。
一個人其實並不寂寞,思念一個人才是最寂寞的。
“萬歲爺,夜深了。”兩種小心翼翼的對站在窗邊的康熙道。
康熙隻是定定的望著窗外不知何時飄落的雨絲,沒有回話。
梁中以為他不會回答,遂退了出去,手已觸到門框,聽見康熙道:“你說……她會滿意這樣的決定嗎?”
無頭無尾的一句話。
但在他身旁伺候了幾十年的梁中當然明白他說的是什麼,也知道他口中的她是誰,更知道,這是他要的不是自己的回答。
所以,他什麼也沒說,人又退了回來,恭恭敬敬的立於身後。
“夏夜的天氣,總是這麼難以琢磨,前一刻還是明月當空的。”近乎歎息般的話語。
“夜深了,歇著吧。”香嬤嬤將一件披風披到良嬪身上,道。
“恩。”良嬪收回視線對她點點頭,隨即二人向臥房走去。
但願,我,沒有做錯。
胤禛,不要叫我失望。
一天過去了。
很尋常的一天。
但這樣尋常的一天裏,又發生了多少不尋常的事情呢。
第四十六章
即使是在盛世,戰爭也無可避免。
再戰亂的年代,人們都在追尋一片樂土,可以遠離戰火和紛爭,享受上蒼給予的快樂與寧靜。
在遙遠的邊關,那塊背負著坎坷命運的大地上,這樣的夢想似乎遙不可及。
今日遠離他鄉的士兵終於可以返回故裏。
帶了親人的思念而去,又帶著對親人的思念而歸。
康熙三十七年,裕親王福全再次率軍回京
全城百姓無不夾道歡迎,盛況空前。
剛步入城門,旗下的士兵無不四下張望,找尋著自己的親人,看是來了那些皇親國戚、朝中大臣。
胤禩同眾位十三以上的阿哥一起跟在康熙身後,在紫禁城的城門上,一同迎接步入京師的將士。胤禩抬頭望著前方,良久,入眼的是,飄舞的旗幟,刺目的甲衣,喧鬧的人群,突然,一個身穿金色盔甲,騎著高頭大馬的男人進入他的視野內。
那人長得一副好相貌,完全不似上戰場的人,深刻的五官輪廓,濃濃的劍眉。
那人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轉過頭,在對上胤禩的眼眸時,裂開嘴笑了,那笑容和胤祥的很像,燦爛得連太陽的光芒都能掩蓋。
胤禩也笑了,稚氣十足的笑容,完全不同於往日的溫文爾雅。
察覺到胤禩異樣的情緒,一旁的胤禟轉頭,看到他這樣的笑容,順著他的目光望去,是那人。
二皇叔。
也隻有二皇叔才能讓八哥露出這樣稚氣的笑顏。
而隔了幾人的胤禛,他的眼神像是被什麼膠住了似的,落在他的臉上,再也移不開來。
原來你還會這樣笑……隻是……
不再是為了我。
他的一舉一動都落在另一個人的眼中。
這有可能會是一張王牌哦,胤礽心下冷笑。
還是同幾年前一樣,一點都沒變呢。福全心想。
同他額娘一樣。
福全的心中劃過一道暖流,麵上的笑意越加明顯。
接下來,同以往的任何一次一樣,朝拜天子,犒賞三軍,到了夜裏設宴禦花園。
在離禦宴不遠處的水榭裏,宴會的重要人物,也是犒勞對象,此刻正坐在水榭內的長椅上,望著外邊塘裏正開的燦爛的荷花。
粉紅的花瓣,上麵還掛著點點水珠,順著月光看去,有如水晶一般,瓣肩微張,似乎還在緩緩綻放。
“二叔。”回頭,看向不知何時出現在此的那人。
“小八。”福全微笑頷首,拍拍身旁的位置示意他坐下。
胤禩一板一眼的行了個禮,順勢坐到一旁,二人都沒有講話。
空中漂浮的空氣微帶著荷花的清香。
半響,胤禩抬頭看著對方的眼睛道:“二叔,歡迎回來。”
“恩。”福全收回視線,又看向那池荷花,道:“幾年不見,小八也長大了,不再是幾年前的小孩了。”
“但二叔還是二叔。”胤禩定定道:“在二叔麵前小八也還是幾年前的小八。”
良久,見他沒有回話,胤禩又道:“這些年二叔在邊關辛苦了。”
福全好像又看到了,那,在戰事陰影中的城池,就連眼中也隱隱透著一絲荒涼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