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便沒少見過美人,也沒少受秦王、晉王二位兄長引誘,他眼見著秦王、晉王與各色美人尋歡作樂,場麵香艷,很多男人瞧了都會有感覺,但在他看來卻寡淡如水,反倒不如提刀練武讓人有興趣。

朱棣在認識徐青青以前,隻是覺得自己身為親王,理該和其他兄弟們一樣,同時也是出於對父皇母後的孝敬,在成婚後要有幾個孩子。若不為生子而來,他應該沒什麼興趣與女人做一些麻煩的親密舉動。

卻沒想到後在遇見徐青青以後,曾經的那些‘以為’、‘沒興趣’……全都變了。

沒有書生記憶時,他們初次見麵是在平安觀的後山斷崖,他險些要殺了他。夜幕下她黑漆發亮的眼睛直直盯著他,活潑朝氣,燦若星辰,晃眼得緊。

有書生記憶時,他們的初次相遇便在金河村口的歪脖樹下。她飛快地奔向他,阻攔他‘上吊’,焦急地好言勸解他,充滿著善意,但當時她看自己的眼神卻像餓狼盯著獵物一般,色氣滿滿。那時書生的他,覺得這女子是又怪又善良。

後來,書生悸動了,他也悸動了。他們本就是一個人,都愛上了同一個女人並不奇怪。

朱棣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對女人是感興趣的,每每見到不守規矩、眼巴巴盯著他、對他爽朗笑著的徐青青,他便心中悸動不止。她的一顰一笑,無時無刻不在撥弄他的心弦。這種感覺很新鮮,也讓他很上癮。朱棣在這一刻才終於明白二哥、三哥為何會那般沉迷女色了。

他愛慘了這個女人。哪怕她沒安全感,想留退路,沒辦法完全信任她,把她全部交給自己。他也不介意,他願意等,也願意做那個先捨棄自己的人。

他恨得不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要給他,幸運的是他有機會實現了這個願望。他做了皇帝,天下,江山,這世間所有的東西,他都願意為她奉上。

……

在徐皇後去世之後,永樂帝頗信僧道之言。除大肆擴建鳳陽的平安觀,封其為天下第一道觀外。在京城之內,永樂帝則常喚張天師伴駕左右,討論道法。

張天師每逢初一十五都會在已故許皇後的寢宮中作法,此法事步驟之繁瑣,金錢之耗費,非一般可比,玄之又玄。

永樂二十二年初,張天師特奏請朱棣,時機已到。當日,皇帝留張天師在乾清宮徹夜暢聊,並於次日決定禦駕親征蒙古。

太子朱高熾心疼皇帝已然年邁,雖身體康健,但行軍打仗危險重重,難保會出意外,再三懇請換他來帶兵,但都被皇帝罵了回去。

皇帝臨行前,特留聖旨明言,若他此番出征出了意外,便由太子繼承大統。

兄弟們已然就藩,妹妹們也已出嫁,如今京城之中的皇嗣隻有朱高熾一人。他總覺得父皇這一次有些不一樣,並非禦駕親征蒙古那麼簡單。而且行軍打仗,居然還要帶著張天師一同去,連帶著備了許多連他都沒見過的法器。朱高熾覺得哪裡不對,心中十分不安,卻又說不清楚哪裡不對。

八月,皇帝在北征蒙古的回師途中,突然駕崩,張天師歸隱。

朱高熾大怒,欲治張天師死罪,然而他隨後收到了父皇生前的留信,這才得知,父皇竟追隨母後而去。朱高熾也是重生之人,別人可能覺得信中內容胡扯,但他卻知道很可能是真的。隨即禦筆一揮,命天下僧道都要為他父皇母後祈福,隻願他們二人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相知相守一生。

“青青!”

“青青!”

“青青!”

徐青青感覺自己的身體被重重地推了一下,嚇得猛地睜開眼,心髒過速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