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2)

外朝官員們的拜見,用光祿寺提供的膳食。約莫過了未時才能到蓬萊殿中觀舞作樂。

比起外朝,後宮的諸位嬪妃和內外命婦便舒服多了,在偌大的含涼殿中,遊戲也好,歌舞也罷,歡笑連連。

晚膳前外朝官員和外命婦離宮之後,皇上會帶領未出閣的皇子回到後宮,在後宮中與後宮眾妃用晚膳。

拜見完梅淑妃,溫青梧變做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她隻是一個小才人,位置靠著殿中正位上的梅淑妃很遠。誰也沒有在意她。她也不需要在意什麼。

坐定在位置上,溫青梧目光掃過大殿。今日來的外命婦都是五品以上的,宗室內命婦和宮中公主也不少。偌大的含涼殿裏坐了許多。

掃了幾眼,溫青梧才將目光落在坐在淑妃左下首的女子身上。

女子頭戴九尾鳳釵,身著大紅色鈿釵禮衣。

正紅隻有太後和中宮皇後能穿,大紅是正一品宮妃能穿的。除了宮中妃嬪,便隻有太子妃能穿。皇後三服有鈿釵襢衣,太子妃三服有細釵禮衣。

太子妃蘇錦禮姿態端莊地坐在淑妃旁邊,對比其他眾女恰到好處的微笑,她的麵色顯得有些清冷。看著是個孤高的。此時正靜靜地看著殿中的歌舞。

溫青梧收回了目光。

歌舞盡後,梅淑妃陪著年紀大一些的命婦在殿中說話。大公主李麗帶著年紀小一些的女眷和宮妃到了含涼殿外的敞地上作樂。

含涼殿位於皇宮的中軸線上,敞地旁是種花珍花奇卉的園子,再往旁邊是太液池,殿中有通往湖上的九曲回廊。回廊盡頭是一座亭子。

看著坐在梅淑妃旁邊的蘇錦禮對梅淑妃說了什麼後,也站起身子跟著年紀小一些的往含涼殿外出了去。

雖然溫青梧是宮妃,可年紀比起低一輩的太子妃來說,還小了兩歲。

她今年十五,蘇錦禮卻有十七了。

溫青梧起身,跟著眾人走了出去。

“老規矩啊,壺呢?快些抬上來啊!”有身著鵝黃色抹胸襦裙,頭戴白玉笄的少女在一旁興奮地喊到。

溫青梧站在人群之後,看了眼說話的少女,目光便轉到了蘇錦禮身上。

太監們抬著幾個大小不一的壺來,有近有遠的擺開。右邊的三壺壺口尤為小,卻遠。最右邊那壺隔得最遠,中間還立了一塊矮屏風。

無鏃之矢放在擺好的案上。

襄城大公主李麗站在人前,待所有東西擺好了,這才拍了拍手,道:“雖然大家都知曉規矩,不過我還是再講一次。

投壺之禮,需將箭矢的端首擲入壺內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搶先連投者投入亦不予計分;投壺時由樂工奏樂。按禮該奏瑟曲《狸首》,但《狸首》已失傳。今可用琴曲《鹿鳴》替代。投壺動作應與節奏相和。

由每組司射計分。大壺長箭一分,中壺長箭二分,常壺長箭三分,矮壺長箭四分。若是短箭中,則上述所有再加一分。若是輕箭中,則額外加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