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十漸不克終疏(2 / 2)

秦安道,便是他派去協助張遠安秘密查探此事的人。沒查到就算了,偏生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文家,跟朝堂中人似乎有聯係,且深居高位。

秦安道盯了文家很久,得到文家要在端午見那朝廷中人的消息,便是酉正時刻,青玉樓裏。

秦安道上一刻給他遞了消息,準備離開長河前往青玉樓,還沒出甲板,就死了。

貞德帝陰沉著臉,捏緊手中的奏折。這些前因後果不能為外人道,他連因此事發出來的脾氣都要把握住。

死了一個秦安道,不能讓那些魑魅魍魎再揣度出他的用意。

“皇上,這折子……”旁邊的李建誌小聲提醒。

貞德帝回神,看著手中被捏著,已經皺得不成樣的折子,趕緊鬆了手。將折子上皺撫了又扶。

而後深吸一口氣,緩緩展開了折子。

開篇的陳狀名字就讓他眉頭一挑,十漸不克終疏?又列了十條他的罪狀。這怕是一天都盯著自己的錯處來過日子的,一列就是這麼長一篇。

貞德帝從鼻子裏冷哼一聲,想起早晨宣政殿裏的事,怒意和不滿又上了來。

“《十漸不克終疏》——

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語道也必先淳樸而抑浮華,其論人也必貴忠良而鄙邪佞,言製度也則絕奢靡而崇儉約,談物產也則重穀帛而賤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後,多反之而敗俗。其故何哉?豈不以居萬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為而人必從,公道溺於私情,禮節虧於嗜欲故也?語曰:“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所言信矣。

陛下貞德之初,無為無欲,清靜之化,遠被遐荒。考之於今,其風漸墮,聽言則遠超於上聖,論事則未逾於中主。何以言之?漢文、晉武俱非上哲,漢文辭千裏之馬,晉武焚雉頭之裘。今則求駿馬於萬裏,市珍奇於域外,取怪於道路,見輕於戎狄,此其漸不克終,一也。

自古以來,未有百姓逸樂而致傾敗者也,何有逆畏其驕逸,而故欲勞役者哉?恐非興邦之至言,豈安人之長算?此其漸不克終,二也。

陛下貞德之初,損己以利物,至於今日,縱欲以勞人,卑儉之跡歲改,驕侈之情日異。此直意在杜諫者之口,豈日擇善而行者乎?此其漸不克終,三也。

……

……

臣誠愚鄙,不達事機,略舉所見十條,輒以上聞聖聽。伏願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參以芻蕘之議,冀千慮一得,袞職有補,則死日生年,甘從斧鉞。

諫議大夫具官封魏徵狀

貞觀十三年五月丙卯日”

貞德帝翻著手中的折子,看了一遍又一遍。這麼長的諫書,魏玄成寫了多久?又思了多久?

一旁的李建誌看著貞德帝一言不發的盯著手裏的狀子,有些忐忑。大家回回看了魏大人的狀子都要先發一通火。發完,又次次都給魏大人獎賞。

奇怪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