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河道治理(2 / 2)

這話倒是,若是一場災難下來,沒人死。可能朝廷也就是讓地方官員安頓一下,再慰問一下罷了。一定要有人死,才能讓朝廷正眼看。死的人越多,才會越是在意。

“隻是太多的不公,說個簡單的。最後得益的大多都是平原村落裏的,住在山裏頭的,死傷最嚴重,得到的補助卻是最少。”溫青梧想到前世的經驗,順口感歎了一句。

李柯奇怪,“這又如何說?”受災更嚴重他是知道的,可不知為何補助卻是少的。

溫青梧緩緩道:“通常連日大雨,若是中原大麵積大降雨,洪災處處的情況,平原地受災不過是水路疏通治理就能解決的,傷亡也能及時轉移。山地卻是不同,一旦起洪,便是山洪。山中河道起伏大,地形結構複雜,河道坡陡緩不一,水位高低便不同,洪枯變幅也極大。而大部分山民的村落和城鎮又恰恰分布在河溝兩岸,山洪一起,就是滅頂之災。且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若是山中綠植覆蓋不夠,水土順著洪澇而下,形成泥石流,一漫便是一個村,一淹就是一個城。”

李柯聽著溫青梧緩慢而條理清晰的闡述,待她講完,這才震驚地看著溫青梧,他以為,她擔憂的洪災也隻是擔憂罷了,卻未曾想她竟對河道治理和異同地形如此了解。

溫青梧說完,兩手一攤,“一死死了一村的人,這想救助也沒人可救。所以要是算起來,整個災後民生重塑,山地所需銀兩不足平原三成。”

天周雖然是中原大國,但山地也不少。足有國土麵積的四成。”

說完,看到李柯的臉色,“怎了?說的有錯?”

李柯搖了搖頭,而後看著溫青梧喃喃:“你一天呆在殿裏看的都是些什麼書?”

“什麼書都看的。”溫青梧說著,調整了個自己的坐姿,正對著李柯道:“說道山洪,天周山洪型河道”

“好了好了。”李柯將坐正的溫青梧又掰了回來,“這事兒有我管著,出不了大事兒的。你再說我都快聽不懂了。”他半似打趣地說道。

他雖也學政事學軍事,但卻不曾詳細了解過國家河道治理和水利興修。在其位司其職,若不是這一次恰巧在洛陽城遇到了這洪澇,他是不可能有機會接觸這些的。

就是知曉的些許皮毛,也隻是往日聽講時的些許,以及最近從鎬京城趕來的都水監成日在他耳邊灌輸的大致罷了。

“再者,天下向來都是這樣。我天周還算好的了,往前,古時那些人死了便死了,可沒人多問一句。就是朝廷也不見得真的會做實事去救助補助趕上這般。”

溫青梧聽著李柯的話,靠著近了些,待他說完又是長長一歎。

何止是往前呢,就是往後,那些個朝代,除了正當盛世的時候,對於洪旱災情的治民情況,也比不上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