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哪裏來的舅舅?”她疑惑問道。
李柯詫異地看著溫青梧,“楊恭仁啊,你親堂舅!”
溫青梧茫然又無措地看著他。
“你不會不知道吧?”李柯看著溫青梧,“楊恭仁是你親堂舅,是你母親的堂哥。被皇祖父封為觀國公,是三朝老臣了。前朝齊煬帝的吏部侍郎,後來被皇祖父封為門下省黃門侍郎,父皇即位後,是為雍州牧,如今調到了這洛陽城任洛州都督。”
“這樣說來,他也是三朝的老人了。”李柯說著頓了頓,“你阿娘沒有給你講過嗎?”
溫青梧思襯片刻便搖了搖頭。楊恭仁在京為官,既是三朝元老那肯定不止為官十幾年。按照原主的身世,她爹在的時候住在利州,後來去了文水,又是女子,母親不說她聽朝堂之事倒也說得,過去。便道,“阿娘未曾跟我提起過。”
李柯想了想,“想來你一個女兒,你阿娘不跟你說這些也是正常。隻是沒想到你都入了宮,你阿娘還沒給你講家族中官場的牽扯。”
“不要說這個了,倒是你說說如何是好?既然是我堂舅”溫青梧轉開了話題,不想再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纏,問道:“你可知我們家跟楊恭仁關係如何?”
既然楊恭仁前朝位至黃門侍郎,李柯對此人肯定是了解的。黃門侍郎是中央三省之中,門下省的最高長官,也是政事房的執筆宰相。
“楊恭仁和你阿娘關係聽說極好的。你阿娘是續弦,當年還是楊恭仁跟皇祖父進言,皇祖父才親自指婚給你阿娘的。”李柯看看到來。
溫青梧聽得意外,“關係竟這般好?”
“所以我還奇怪你阿娘怎麼沒給你提過。”李柯說道,“見你方才對洛陽水利的態度,還道你已經大義滅親到這般程度。”
大義滅親麼……若是前世,她定然是能做到的。而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呆的久了,在後宮之中苟且長了,大義滅親她是做不到的。
“既若是你說的這般關係好,他要真牽扯到貪墨裏頭,那於我而言終究是不利的。”溫青梧說著,看向李柯,“那你具體說說,我這堂舅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你具體跟我說說。”
說來說去,她在洛陽呆了一年多,竟不知這裏的大都督是自個兒的堂舅。
李柯聞言,回道:“楊恭仁乃是弘農楊氏,前朝觀王的長子,算是前朝皇室旁支。為官時在齊文帝,仁壽年間,為甘州刺史。”
他為政不糾纏細節,戎人、漢人各得其所。齊煬帝大業初年,楊恭仁轉任吏部侍郎。齊煬帝九年楊玄感造反,煬帝命他率兵經略。楊恭仁於破陵大敗楊玄感。”
說著李柯頓了頓,而後看著溫青梧繼續說道:“楊恭仁為人謙和正直,在齊煬帝時本立了不少功績。但因不阿附裴蘊等權臣,被排擠出朝廷,出任河南道大使,不久又被朱粲打敗,奔還江都。後皇祖父起事,楊恭仁跟隨,皇祖父任命為楊恭仁為門下省黃門侍郎,封為觀國公。父皇即位後,”說著李柯停了下來,看向溫青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