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治不如防2(1 / 2)

見貞德帝上了心,溫青梧心中有了底。

“另外兩種洪澇,一是平原所起的洪,一是漲水後河堤崩塌所起的洪。”溫青梧道,“這兩個其實大同小異。平原所起的洪,若是有一定的蓄水庫,如防洪河道、天然湖庫、蓄滯洪區,蓄留洪峰等措施,在起水時便引流至此,就能大幅度減輕災情。甚至在暴雨形成洪峰時,全流域水庫攔截和排泄洪峰,即削減洪峰總量。”

其實前世,明朝的洪澇也很是頻繁。明代黃河決口改道頻繁,平均約七個月有一次決口。

因此,治河任務十分繁重。在治河策略上,明代重北輕南,以保漕為主,形成“北岸築堤,南岸分流”的格局。在治河理論上,四任總督河道的潘季馴繼承和發展了“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理論。

後來她翻看過潘季馴所著的《河防一覽》、《總理河漕奏疏》等關於水利治理和防護的著作,受益匪淺。

“至於河堤的洪水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造河分流。比如黃河,每年汛洪期時所漲的水能淹了河邊大半的人。這造河分流,不僅能大大緩解其水流和過水量。同時還能緩解甚至消除過河之處的洪災情況。”溫青梧很是認真地說道,“隻是這樣的工程量極大。”

說著,她也不再多說了。工程量極大是的確的,至於做不做,決定怎樣做,都是貞德帝的事兒。

她不能幹擾也不能置喙太多。

貞德帝點著頭,“可不是呢,造一條河哪兒是那麼容易的事兒。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還好。變成前朝栽樹後朝乘涼……老子可不是個大度的皇帝。”

旁邊的漏壺滴答滴答想起來,李建誌上前小聲地打斷了兩人的話,“大家,該用午膳了。”

“這麼快?”貞德帝看了眼正殿外的日晷,“不就一會兒麼,怎麼覺得才用了早膳。”今兒是罷朝休沐的日子,就這麼莫名其妙半天就沒了。

不過他一點兒也不覺得浪費,這大半的日子,聽到的也足了。

“大家,您跟溫才人已經整整說了一個晌午呢。”李建誌道。

話音落下,外頭通秉的小內侍上前來,“陛下,貴妃娘娘來了。”

“她來作何?”貞德帝身子沒有動。

“說是夏日炎熱,給皇上熬了蠱去熱降火的鴿子湯。”內侍回道。

貞德帝沒多說,朝著內侍擺了擺手。

“是。”小內侍應聲,低身退了出去。

片刻之後又走了進來,“皇上,貴妃娘娘說她知你政務繁忙,不叨擾你,可能把湯蠱留下?”

貞德帝坐著,幾息的間隙疲憊地喘了會兒氣,“讓她進來罷,反正也是用膳的時辰了。”

說著,他站了起來。溫青梧忙上前攙扶著他起身,然後退到一邊。

“傳膳!”李建誌再後頭提高嗓子尖聲道。

貞德帝轉頭看了眼旁邊跟著自己的溫青梧,“你服侍朕用膳。”

“是。”溫青梧應聲。其實他不說,今兒這膳李建誌和成錦姑姑也會讓給她來服侍的。

衛貴妃走進來的時候,便看到跽坐在膳桌一側的溫青梧,目光微訝。而後很快反應過來她宮人的身份,這才平複了神色,快步走上前,手裏端著鴿子湯向貞德帝行禮,“臣妾參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