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太醫都上前去診了脈,一番斟酌後,有一位太醫要求要看看麵色和舌苔,容琛卻不願意,讓他們先商量一番後開方子就行,卻是不要他們看病人。

太醫們隻好到外間裏去商討病人病情,商討時,不免都非常鄭重。得出一個結論後,才去報給皇帝聽,皇帝點頭後才開方子下藥。

容琛之後去上早朝,就在早朝上說了要再徹查魏暉受賄案,還派顧學謙去雲州查魏暉投水一事。

大臣們都對此心中有數,知道這是因為昨日魏家小兒子在宮門前為兄長申冤,皇帝才決定重新徹查的這個案子。

容琛早朝下朝回寢殿裏,魏頤已經喝過了藥,依然睡著,但是睡得不沉,容琛去看他,他就迷迷糊糊醒了,看是容琛,就又閉上了眼睛。

雖是喝了藥,魏頤依然斷斷續續低燒了好幾天。

他這是精神性的低燒,他精神上的壓力沒有消除,即使用藥,燒也不易全退下去。

魏頤病了,他還是要求搬出容琛的寢殿住,不要住這裏,容琛沒答應,但為了安撫魏頤,他也沒留下來和魏頤同睡,去了旁邊的臥室裏睡去了。

魏頤病這些天,因為低燒總是不退,還吃不下東西,喝藥也吐出來,太醫們沒少挨皇帝的罵,其中一個禦醫,也就是那個說要看魏頤的麵色以及舌苔的太醫,還被革職了,要不是魏頤勸了皇帝一句,那太醫估計還會挨板子。

因為這些大動靜,魏頤在宮裏想不出名也不行了。後宮裏即使小太監小宮女們也偷偷說他的事情。

就說他是狐狸精轉世,把皇帝迷住了,看他一病,皇帝就著急,娘娘們還沒這麼好待遇呢。

對於魏頤的入侵,白貴妃倒是鎮定自若,一心好好教導皇子皇女,而且讓娘家人也不要在這事上插手,朝廷裏有言官上奏說皇帝將魏家小兒子留在宮裏不合規矩的,皇帝一律不看這類奏折,在早朝上提出這事的,他也不予理會。

白貴妃是以靜製動,加上她育有子女,覺得魏頤算不上敵人,她一心隻在意太子和同樣生有兒子的品位較高的劉妃,其他在她眼裏都沒有什麼威脅。

而劉妃從來就以性格外放和能生出名,魏頤一病之後,她也就病了。

派人到皇帝這裏來請示,容琛也去看過她兩次。

因為劉妃大哥上次鬧過魏府的事情,容琛心裏已經對劉妃起了疙瘩,這次她這沒病裝病,而且不斷在他麵前旁敲側擊說魏頤克死全家極其不詳,這就讓容琛發了火,之後再沒有去劉妃那裏,而且還以劉妃病重照顧不好皇子為由,將她生下的兩位皇子交給另外一位嬪妃照看。

劉妃這次是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之後病趕緊好了,要把兒子接回去。

整個後宮和朝廷都在議論皇帝找了一個男寵的事,魏頤這個中心人物,一直關在屋子裏養病,走得最遠的地方也隻是寢殿外的院子裏,加之照顧他的人都不敢不守規矩,沒人敢多說亂說一句話,他居然一點也不知道外麵的那些帶有攻擊性的閑言碎語。

雖然不知,但魏頤心裏其實是有數的。

他這時候,也隻能是掩耳盜鈴罷了。

容琛將魏頤所在之地保護得一絲不漏,任何不經允許的外人都不得進入,裏麵每個人也不允許亂說多說一句話。

魏頤除了每天詢問容琛他大哥的案子的進展,和是否找到了魏歸真外,幾乎不和容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