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冷旻將他的意願和連長說了,這麼多年下來,連長也知道冷旻家裏那塊的情況。於是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冷旻,不是我不幫你。隻是軍隊裏有軍隊裏的規矩。到了服兵役結束,就必須退役。現在已經不是戰爭年代了,上頭每年都在裁軍。別說是想往上爬,就算是想要留下來,都有些困難。”
“我沒有想當什麼官的意思,我隻是想留下來。這裏有吃、有住、還有兄弟們。回到那裏,我吃不飽、穿不暖。我隻是想留下來而已。”冷旻說得很真誠,連長也確實喜歡這個努力的孩子。於是連長就對他說道:“其實呢,想要留下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什麼辦法?連長你說,隻要我能做得到的,我一定努力!”
“哎,我是關心你,所以並不推薦你去的。”
“什麼辦法你說啊,連長。我要不要去,我自己能決定。你隻要告訴我就行了。”
既然冷旻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連長也實在是那他沒有辦法,於是說道:“其實呢,我們這裏的性質,是屬於新兵訓練營。別看你在這裏呆了三年,但是你沒有參加過任何實際的任務吧?就比如說,上次我們搞聯合軍演的十三連,你覺得他們怎樣?”
“很厲害,不管是體力、執行力、還是行動能力,都要比我們高出很多。我們隊裏,除了我和少數幾個人外,其他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那就對了。我告訴你,我們這裏是新兵訓練營,而且還是屬於城鎮那一塊的。也就是說,我們這裏招的基本上都是城鎮裏那些應當服兵役的年輕人。這些人,普遍不願意參軍,而且身體素質也沒有你這種農家漢子長大的好。我們這裏,可以說也就是走個形式。等他們把服兵役給過了,也就放他們回去了。而十三連就不一樣了。管轄十三連的幹部是原本林山消防大隊退役下來的,所以十三連也被稱作小林山大隊。林山大隊和我們這裏不一樣,他們有守林的任務在身。不僅要對付那些偷獵的人,還要防止發生山林火災。”
“那些偷獵的人,每個人都至少有一柄土槍,有的專業的,甚至有專業的槍械。除了專業的子彈外,還有瞄準鏡、夜視儀等專業設備。和這群人對上,就幾乎是和一支小型的軍隊對上了,危險性極大。所以,每次出任務,林山大隊的人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任務過程中也格外認真。畢竟,如果真的遇上偷獵的人,勸阻不聽,發生火拚的話,訓練不到位、意識不夠緊張就等於死亡。而死在山林裏,連給你收屍的人都沒有。很有可能就淪為野狼野狗的腹中餐了。誰都不想死了之後屍骨無存,那樣就太慘了。所以這群人的心理素質,和我們是不能比的。我們和他們相比,也就是過家家級別的訓練。”
“而山林大火就更是恐怖了。山林大火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辦法和預測。失去控製的森林燃燒。自地球出現森林以來,森林火災就伴隨發生。全世界每年平均發生森林火災20多萬次,燒毀森林麵積約占全世界森林總麵積的1‰以上。中國每年平均發生森林火災約1萬多次,燒毀森林幾十萬至上百萬公頃,約占全國森林麵積的5~8‰。1987年5月黑龍江大興安嶺還發生特大森林火災,過火麵積101萬公頃,其中有林麵積占70%。森林火災不僅燒死、燒傷林木,直接減少森林麵積,而且嚴重破壞森林結構和森林環境,導致森林生態係統失去平衡,森林生物量下降,生產力減弱,益獸益鳥減少,甚至造成人畜傷亡。高強度的大火,能破壞土壤的化學、物理性質,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滲透性,使某些林地和低窪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澤化;另外,由於土壤表麵炭化增溫,還會加速火燒跡地幹燥,導致陽性雜草叢生,不利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極端生態條件的低價值森林更替。森林一旦遭受火災,最直觀的危害是燒死或燒傷林木。一方麵使森林蓄積下降,另一方麵也使森林生長愛到嚴重影響。森林是生長周期較長的再生資源,遭受火災後,其恢複需要很長的時間。特別是高強度大麵積森林火災之後,森林很難恢複原貌,常常被低價林或灌叢取而代之。如果反複多次遭到火災危害,還會成為荒草地,甚至變成裸地。例如,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災之後,分布在坡度較陡的地段的森林嚴重火燒之後基本變成了荒草坡,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再要恢複森林幾乎是不可能的。”
“之前一直是被動地等待森林大火的發生。但是經過幾年來的總結,發現,一旦發生森林大火,基本上都難以控製。每次救火都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就好比8年前那次。軍隊連同地方人員,一共出動了將近600人來控製森林火災,結果還是沒有控製住。對於自然的損害不說,光人員就死了47個人。而其中,有46人都是新兵。”
“於是乎,山林大隊就加強了對新兵的訓練。原本就比我們這裏嚴格好幾倍的十三連,又在原先的基礎上加強了訓練強度。雖然也有人不適應,但是不管是上頭還是新兵都知道,這是為了他們好。如果平時偷懶,那最終的結果就是死在山裏。想要不死,隻能平時多吃苦。以性命作為資本的訓練,自然要比我們這裏厲害很多,甚至可以用殘酷來形容。然而這些,十三連的新兵們都忍受下來了。”
“不僅如此,為了能控控製森林大火的發生。山林大隊和當地的專家還擬定了一套方案,就是人為的放火。別以為這是什麼荒唐的點子,其實這就是最好辦法。森林大火的發源,就是長年累月堆積在山中的枯枝和爛葉等,積聚到一定程度後,就成了龐大的燃料。那時候,隻要一個小小的火苗,就會引起森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那與其等它發生,不如在它還沒有形成規模的時候,就一把火把這些給燒掉。這些還沒有堆積起來的枯枝爛葉,雖然也能燒,但是完全沒有那種災難性的火災的那種破壞力。而且在人為控製下的火燒後,還能將枯草什麼的全部燒光,混入土中形成肥料。來年的新葉反而長得更加茂盛。”
“於是乎,山林大隊對區域進行劃分,每年輪回地燒一片區域。實施這個辦法之後,果然再也沒有發生過什麼災難性的火災。也因為這個辦法,新兵營十三連每年都參加山林大隊的燒山行動。換句話說就是,十三連每年都能參加一次實戰型的演練。而新兵營裏的老兵甚至呆了三年,也經過了三年的實戰演練。那種熟練度、意識,以及行動能力、服從力等等,都不是我們這些在操場上跑圈的人能比的。”
“那你是說,讓我去十三連?”冷旻問道。
“不。”連長搖了搖頭,說道,“我是想說,即使是這樣的十三連裏的兵,也有不願意去的任務和地方。”
“哪裏?”
“海上護衛。”
“海上護衛?”
“對。本來海軍和陸軍是分屬兩個係統的,一般情況下不會跨兵種招人。但是近年來,隨著航母的建造,以及南海海域的摩擦升級,海軍的擴招是膨脹式的。兵源的不足,導致海軍不得不從其他地方抽調兵力進行訓練。而在這其中,除了日常的巡邏和演練之外,還有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那就是海上護衛。也許你已經看過新聞,也知道,在索馬裏那一塊,海盜十分猖獗。連當地政府都沒有能力管製,凡是路過的船隻隻能自求多福。近年來,隨著航船貿易的發展,中國派往國外的貨運船隻越來越多。而同時,索馬裏的海盜也瞄上了這塊肥肉。你也知道,貨輪是不允許持有武器的。但是海盜卻是全副武裝。很多時候,貨輪麵對海盜,最有利的武器竟然隻是消防用的高壓水槍。所以,政府方麵,也不同程度地配給一些貨輪有海上護衛。說白了,就是政府派去的保鏢。這些護衛隨船行動,也能持有武器。沒有事情的時候,就自由自在。如果一旦遇上海盜,就要以命相搏,保護船員的生命,以及船上貨物的安全。可以說,是比山林大隊還要危險的任務。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很少會有人自願去參加這種任務的。故而這部分編製也一直是空缺的。如果你真的想去,隻要一份申請打上去,上頭立馬就能批下來。隻是你要考慮好,這個任務,真的很危險……”
“我去!”沒想到冷旻回答得很幹脆,也非常認真。
“不再考慮一下麼?”
“不用了!”不管怎樣,冷旻是不願意再回到山村裏了。況且,原先山村裏的人也說軍隊不好,自己來了之後,不也混得順風順水麼?真的混不下去的人,要麼是意誌力薄弱,要麼是體格真的很差。這種苦難,對於自己來看,其實也就不算什麼了。所以說,別人口中的危險,不一定是真的危險。也有可能是因為別人能力不足,做不到而已。如果換做自己,說不定就不是困難,而是機遇了!
因為這個編製一直是缺的,所以冷旻很容易的就申請上了。
因為改換了兵種,所以有很多東西實際上都是要重頭來過的。雖然一開始訓練有一些辛苦,但是憑借著冷旻的先天體格優勢,以及他的勤奮,很快他就跟上了海軍的節奏。
和之前的“新兵訓練營”不同的是,這裏都是荷槍實彈的射擊。最讓冷旻記憶深刻的是,他第一次拿到真錢,不是訓練用的激光槍和氣槍。
當真槍拿在手上的時候,冷旻感覺到了那股冰冷和沉重。漆黑的槍聲,金屬冰冷的觸感,以及和塑料仿製品不同的那種沉甸甸的感覺。冷旻能清楚地感覺到,那是一種殺人的利器。
不僅僅槍械是真的,就連子彈也是真的。他們每一次參加射擊訓練,都必須有一個教官陪同。不僅如此,即使在教官的陪同下,也要遵守靶場指揮人員的命令。就算是教官,也不能違背靶場指揮人員的指令。
每一次設計的子彈都要提前申請,不是隨到隨拿的,也不是想打多少就打多少的。設計的過程有監控錄像,還有教官在身後看管。而在教官的身後,還有靶場指揮人員躲在防彈玻璃後麵監視兩人的一舉一動。
即使射擊完了,也沒有結束。蛋殼當場回收,必須核對彈頭和配彈數量。
也是因為如此複雜的手續,故而射擊訓練也就變得異常珍貴。
冷旻每次都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認真的態度,使得他在射擊上的成績優異。
因為手續複雜,所以冷旻珍惜每一發子彈。哪怕是應該手槍這種,冷旻也要瞄準老半天,做到彈無虛發。而像是用於火力壓製的半自動步槍等,冷旻也是采用比別人更加保守的打法。
別人在使用半自動步槍的時候,一般都是三發子彈一次點射,然後停止校準,再下一輪點射。這樣做是為了達到火力壓製,同時又不浪費子彈。
為什麼是三發子彈一點射呢?因為兩發子彈一點射,起不到壓製的作用。而如果超過三發子彈,四發或是五發子彈,不僅槍身會因為強大的後坐力而“抬頭”五發控製,同時也會過多地浪費彈藥。
但是冷旻不一樣。冷旻的壓槍極穩,幾乎可以做到射程內兩發彈孔位置不超過六厘米。但是如果是三發一起點射的話,那第三發子彈再怎樣都無法壓穩了。所以冷旻采用的點射方式,一直是兩發一點射。
這樣一來,他的射擊時間會比別人長,但是對關鍵要害的命中率卻要高出別人三倍!
依照冷旻的設計習慣,教官曾經推薦他成為狙擊手。但是可惜的是,海上護衛一般都是近距離和中距離的火拚,很少有遠距離的狙擊。再加上海上船隻顛簸,也沒有給狙擊手進行狙擊的條件。所以這個設想也就落罷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冷旻終於成功轉為海軍,並以優異的成績被錄用。
之後,他很快就參加進了任務。畢竟,這個位置空缺,一看就知道很缺人。沒有給冷旻適應的機會,他直接就上了第一線。
第一次,他的護衛任務是一艘集裝箱貨輪,運送的貨物未知。雖然上頭並沒有告訴他們貨物是什麼,但是貨輪的工作人員卻清楚,集裝箱裏的都是些芯片和電子產品。
來回一共三個月的航程,途徑六座城市。一路上風平浪靜,沒有一個海盜出現。
第二次,他們小隊護衛的是一艘滿載香蕉的貨輪。因為是香蕉,所以貨輪是直達的航程,中間並沒有停靠任何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