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是一個半圓形的穹頂,穹頂的四周有一圈燈光。穹頂上繪畫著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由於穹頂是圓的,這副“最後的晚餐”經過拉伸處理,圖像有很嚴重的變形,但是還是能看得出,那就是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
我暗自嘀咕:“最後的晚餐?《最後的晚餐》取材於《新約聖經》。據《新約聖經?馬可福音》記載:耶穌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猶太教祭司長陰謀在夜間逮捕他,但苦於無人帶路。正在這時,耶穌的門徒猶大向猶太教祭司長告密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猶太教祭司長就給了猶大30塊錢。於是,猶大跟祭司長約好:他親吻的那個人就是耶穌。逾越節那天,耶穌跟12個門徒坐在一起,共進最後一次晚餐,他憂鬱地對12個門徒說:“我實話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12個門徒聞言後,或震驚、或憤怒、或激動、或緊張。《最後的晚餐》表現的就是這一時刻的緊張場麵。”
“這幅畫和現在這個場景又聯係嗎?最後的晚餐是12個人,而這個圓桌卻隻有11個人。和壁畫不符,應該隻是裝飾,沒有什麼寓意吧。”我自言自語。
圓桌是被定死在地麵上的,是用金屬製造,冰冷,且結實。盡管如此,我仍然能從桌子上看到很多刮痕,看樣子在這圓桌邊發飆的人不在少數,並且這樣的遊戲不是第一次了。
地麵是被製成木質紋理的人造大理石,很結實,也給人一種很冰冷的感覺。
椅子剛才我已經介紹過了,也不多做描述,唯一補充的一點是,椅子和桌子一樣,是定死在地麵上的,也沒有辦法移動。
圓桌邊一共11把椅子,每一把椅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編號。從0開始,依次是0,1,2,3,4,5,6,7,8,9,10。我有些好奇的是,為什麼是0至10,而不是1至11。不過這個疑惑也不是當下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就先忽略吧。
每一個椅子後麵,都有一個相同編號的房間。每一個房間我都打開過了,裏麵的布置是一模一樣的。一個類似於梯形的房間,不大。進門右手邊是一張單人床,單人床直接延伸到地麵,與地麵鏈接。也就是說,床下沒有空隙給你藏人或是藏東西。床鋪上有嶄新的被褥,整整齊齊地疊放著。
左邊有半透明的玻璃房淋浴櫃和衛生間。
看來這麼設計是為了保證房間裏沒有一絲可以躲藏的地方。
正對著門的牆壁是一拍掛鉤,看來是用來掛衣服什麼的。掛鉤的下方有一個凸起的方桌,也是和牆壁地板相鏈接,沒有可以藏東西的地方。
天頂上有一排照明燈,是內嵌在天頂上的。
整個房間沒有窗戶,甚至沒有通風口,是一個全封閉的空間。
“每一個房間都是這樣嗎?”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