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諸侯也是各懷鬼胎。他們之間內訌不斷。深受天下厚望的聯盟軍隊就這樣慢慢的自行土崩瓦解,慘淡收場了。曾為盟友的各路諸侯之間也開始為了自己的土地之爭、利益之爭展開了殘酷的兼並戰爭。
兗州太守劉岱軍糧日益減少,擔心支撐不到返回兗州。於是他便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不允,兩人生了口角。回營後,劉岱怒火中燒,引兵突襲喬瑁東郡軍大營,擊殺喬瑁,吞並喬瑁大軍。
劉岱這例子一開啟,剩餘諸侯全亂了。正所謂: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還有一些則是唯恐天下不亂。沒仇的也念著吞並其他人壯大自己。就這樣諸侯撤出洛陽期間,便相互攻伐吞並。
而作為盟主的袁紹無力彈壓。而且他此時該心心念念的想著著孫堅的傳國玉璽。於是不久之後也撤出洛陽返回渤海。此時,沒有盟主的諸侯討董聯盟徹底宣告瓦解。
…………
話說兗州刺史劉岱出兵擊殺了東郡太守橋瑁,並自行另立了東郡太守。而曾為會盟大軍中的奮武將軍公孫瓚則出兵進襲了停駐在安平一代的冀州牧韓馥的軍隊。其實,以公孫瓚的雄心就算想要吞噬冀州,也不會這麼早就動手的。而其中真正的幕後主使者卻是袁紹。
袁紹原本想著十九路聯盟軍聯手擊敗董卓之後占據京城在某圖發展,卻不想整個洛陽城被董卓那個魔鬼一把火燒了,繁華的京都瞬間變成一片廢墟。而袁紹的美夢也化為烏有。他隻得暫時吞並河內一帶。但由於河內連年征戰之地,苦於田地荒蕪,糧草極為缺少。袁紹空有一大軍人馬,卻麵臨揭不開鍋的困境。
這還多虧了袁氏一門“四世三公”的聲望。就在袁紹毫無頭緒時,袁氏故友也就是冀州牧韓馥得知此事後念及舊情。他毅然遣人送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和糧草給袁紹,解去了袁紹的一時之困。
卻不想袁紹收到韓馥送來的物資和糧草後並未心存感激,反倒是心中不懷好意起來。他袁紹對韓馥起了歹心,也可以說是對韓馥的冀州起了歹心。
因為袁紹知道,韓馥所送來的這些東西隻能解除一時之困卻無法解決長期之窘。可憐的韓馥,他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善意之舉卻引來了無窮的後患。
袁紹與身邊的幾大謀臣商量如何取冀州。在謀士沮授和田豐的謀算下,袁紹決定實行他們二人的計劃。隨後,袁紹命逢紀派人書信於公孫瓚。
公孫瓚見信中所言,邀請其一同舉兵夾擊韓馥平分冀州。這件事讓他大喜過望,盡舉重兵向著冀州卷席而來。。
而逢紀部下的探子見到公孫瓚有所動。他連忙再次派遣手下高幹、荀諶等人作為說客去有說韓馥。就這樣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群雄逐鹿由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