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一方賢主,成萬代偉業。如今主上,雖然年紀尚輕,但思慮深遠,遇事果斷,是一位可成大事的英主。”說到這,周瑜歎息一聲“若說當世三傑,孫曹劉,無一不是雄才偉略,若世出其一,必成大業,隻可惜三雄並立,龍爭虎鬥,未來不可測已。”
“公瑾……….”
周瑜這番話可謂披肝瀝膽,大膽無私,不僅直抒自己胸臆,而其將對當世三雄的立場也表露無遺,周瑜對他的心田可見一斑。
魯肅心中感動,聲音也顫了,“公瑾如此待我,我魯子敬豈能做小人狀。”
周瑜見他答應,眼露欣喜之色“大哥”,片刻又冷靜下來“多謝大哥成全,不過,此是果如大哥所說今時不同往日。這件大事確需細細細忖”
魯肅雖然答應,可也知周瑜身體已是日薄西山,別說提兵遠走,能否平安離開柴桑都是疑問。
周瑜何等玲瓏心竅,早看出魯肅顧慮,坦然一笑“瑜本奢望親建這不世功業,隻可惜老天不肯給我這個機會了。”
聽到這魯肅又急了“那該如何?”
周瑜並未直接回答,笑著問“子敬想,我若領兵半路而亡,東吳將士該如何?”
“必然悲痛若死。”
“然後呢”
“恨煞敵軍”說打著,他猛地醒悟過來“公瑾你,你難道想舉“哀兵”入蜀?”他的眼睛瞪的老大,見周瑜並不反對,猛搖著頭“不可,不可,萬萬不可。”
周瑜卻不以為然“為何不可?主公名義命我統兵,我攜振威將軍一起,我死後,孫將軍帶帶軍西進入蜀,若是老天成全,大事可成。”
魯肅已徹底被周瑜的話震驚了,隻是愕然的看著他,半天哆嗦著嘴說“主公不會同意的,主公斷然不會同意的”
周瑜從他一笑“主公自有我來說,隻說大哥願意助我嗎?”
“隻要主公同意,我自當竭力。”
“好”周瑜撫掌大笑“今日定於大哥一醉方休”
江南的冬來到是緩慢的,已經是初冬,外麵還可以見綠色的草木,隻是已見衰敗的氣象。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周瑜的精神卻越來越好。司徒竹已常駐侯府,每天都來診視,他認為周瑜的病況進入一段休眠狀態裏,沒有好轉,卻也沒有繼續惡化。孫權有時會有種錯覺,也許司徒竹說的都是錯的,眼前的人還會陪伴自己很久。
令外,孫權總覺得周瑜最近有些古怪。無論從哪找來的醫師他都順從的讓其看診,不管多難喝的藥湯,他都照喝不誤。這樣的周瑜有些陌生,但也讓人驚喜,也許某人終於開始重視自己的身體了。
這一日天將傍晚,周瑜對孫權提議說去院子裏走步。孫權見天氣不錯,又難的周瑜有這樣興致,便高興的說“正好,我從蘇家店主哪裏學了烹茶手藝,一直沒得施展,今日,就到後院暖閣為公瑾展示一番。”
自從周瑜病倒後,孫權便不在對他用尊相稱,恢複到從前的你我稱謂。周瑜反對了兩次無效,便也不再提。
臨出門前,孫權親自給周瑜罩上鬥篷,左看看,右看看,最後還是有些擔憂的說“還是換件貂裘吧”
周瑜啞然 “這樣天氣,我若裹成粽子,別人豈不恥笑。”
孫權想想,覺的也是,失笑道“也對”
二人並肩走在小徑上,腳步踏在鬆脆的落葉上發出簌簌的輕響,誰都沒說話,隻管靜靜享受著這夕陽晚霞的園中景色。
忽然,周瑜見到地上有片紅葉,俯身拾起,這是一片夾在其他枯黃葉子中的一片。他好奇的抬起頭,一棵不知名的大樹,那樹梢上的葉子已快落完了,唯一僅存的,是幾片黃葉,和若幹紅葉。
無論多緩慢,冬天終是來了………
見他發愣,孫權在一旁催促道“公瑾走啊,茶具都預備好了”
周瑜收回目光,從他一笑“好”
吳侯府的後院經過重新翻整已頗具規模,園中臨水暖閣仿周府家浣紗閣的樣式建造,頗為雅致。
閣內不知如何弄的,暖意融融,正中案上已擺好茶具,旁邊地上紅泥小爐,爐上燒的水吱吱冒著熱氣。周瑜走近那桌案,見裏麵擺著兩隻古拙茶杯,煞是可愛,忍不住拿在手中把玩。
看了一會兒,竟看不出是何物,望著孫權疑惑的問
“這是什麼杯,怎麼沒見過。”
孫權笑的有些得意“這是鄱陽陶,你看看有何不同”
聽說是陶,周瑜拿在手裏細細端詳,果然與普通陶器不同,細膩光滑,色澤鮮亮,帶著玉色柔光,觸手也更覺堅硬。
“這是怎麼燒製出來的?”
“據說要上千度高溫燒烤才出此物,蘇家店主說,用此物煮茶,不吸茶香,不損茶色,最為香醇。”
周瑜點點頭,放下手中杯子,心道為尋此物不定他費了多少工夫。
孫權先將茶葉倒在爐內小壺上煎煮,等水沸時,用沸水澆杯,最後倒入杯中,整個過程動作輕緩,神色莊重。
周瑜隻在一邊細細看著,最後孫權捧著煮好的茶遞給周瑜“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