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手中的宗師級物品不算多,所以唐大少也沒有辦法確認這個想法是否正確,不過在他看來,這個想法還是靠譜的。
或許這昆吾刀和魚腸劍之中之所以存在靈氣,恐怕就是因為宗師們用自己的精氣神,甚至於是生命賦予了它們靈性,所以它們才會跟普通的藝術品有所區別。
正確與否留待以後去檢驗,現在難以確定,可以肯定的是既然陸子岡能夠在雕刻一道上達到宗師境界,那麼其他藝術應該也會有宗師作品。
比如書生王羲之的《蘭亭序》,草聖張旭的《草書心經》等等,國外如維納斯的雕像,《蒙娜麗莎的微笑》等等都有可能是宗師級作品,這些作品有些消失不見,難尋蹤跡,不過還有一些是收藏在各大博物館裏的,到時候一看便知。
看完了《子岡九刻》的總綱,接下來便是選料篇,這一篇內容講解了如何選擇玉石材料,如何辨別哪一塊玉石的玉質更好等等。這一篇唐大少隻是稍稍看了幾眼便略過了,有異能在,選料這一方麵他看的比陸子岡本人還要準確……
選料篇過後,是選題篇。這一篇內容講解的是在選擇好一塊料子之後,確認這塊料子雕刻什麼較為合適,提前設計玉雕的雛形,從玉石原料的料性、顏色、形狀等出發,在發揮想象力之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
假如能在雕刻一道達到第四境界,這一篇便不用看了……
接下來就是《子岡九刻》的真正內容了。
第一篇:剜髒去綹,去綹就是去掉裂紋,綹即玉中的自然裂紋,因受到自然力衝擊、受冷變化等多種因素而形成,沒有一定形狀、方向和規律。
在選擇和雕刻玉石時,首先要注重對紋綹的處理,或順綹鋸玉或躲,之後才能根據料形進行設計。在設計後的玉雕中,也可能再次出現紋綹,這更需要玉雕工匠進一步去綹改形。
第二篇:化瑕為瑜,瑕本來是玉石中的缺陷,但是天然通透的玉料本就十分難得,稍有瑕疵的玉石也須充分利用,於是形成“化瑕為瑜”的雕琢工藝特點。這反而會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動,達到畫龍點睛之效。
最典型的就是傳說中慈禧太後喜歡的翡翠白菜了,這塊翡翠雖然質量算不得上乘,綠意更散,從上方到下放逐漸變淡,而且在上麵還附帶有幾塊黃色的石斑,但是雕刻師利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將整塊翡翠雕刻成一個白菜的形狀,那幾塊黃色的石斑雕刻成了蟲子,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化腐朽為神奇,這就是雕刻大師的魅力!
第三篇:廢料巧用,玉石珍貴,上乘玉石更是稀少,廢料巧用,目的在於珍惜玉料資源,降低作品成本,從而創造出與成品料等價或價值更高的玉雕工藝品。
第四篇:俏色巧用,玉色以綠色為主,兼備黃、黑、紅、白等色。有的玉為雜色玉,紅、黃、墨、綠諸色聚於一體,色彩斑斕。玉料豐富的顏色和玉質為製作中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亦使玉製品更加精美、形象、生動,而使世人更加珍愛。
據傳,有以一種玉石叫做劉關張,即是紅色,白色,和黑色三種顏色混合的玉石。有能工巧匠將之白色一麵的玉石雕刻成了劉備,將紅色一麵的玉石雕刻成關羽,黑色一麵雕刻成為張飛,如此三位一體,表現出來劉關張三人的結義之情,這便是俏色巧用的典範。
第五篇:浮雕法,這一篇講述了真正的雕刻技巧,前麵四片都是應用,準備,這一篇就真正要動手實踐了。
浮雕是指在雕刻平麵的底板上塑造或琢製形象,形體輪廓線近似繪畫,凸凹變化不一,不拘泥於形式,主要從正麵欣賞,一般來說,玉佩,玉如意等等都是采用浮雕的方式。
第六篇:透雕法,當浮雕法達到巔峰之後,便可以嚐試學習此法,此為浮雕法的升級版,又叫鏤空雕,經常會出現在一些玉瓶,玉璧上麵出現,花紋圖案上下起伏二三層乃至四層,使花紋圖案、景物上下交錯、遠近有別,體現出絕佳的藝術效果。
第七篇:圓雕法,圓雕的玉石作品,在前後左右各麵均經過精心雕琢,因此可以任何角度欣賞,器如實物,隻是差在比例上而已。比如王軍送給唐大少的雞油黃貔貅,還有之前在陸子岡的遺物中獲得的那些野狼,野馬,野驢等雕像都是這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