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段(2 / 3)

朱槿拿扇子輕輕敲了一下他的胸口,不無得意地教訓道:「早說了讓你熟讀兵書,勤練陣法,多學點隨機應敵之策,將來才好立功升職——武將要做到大將軍,那才叫威風!可你就是聽不進去,現在怎幺樣?書到用時方恨少,知道了罷?」

丹若不服氣地扁扁嘴,嘲諷道:「京城裏有個笑話幾乎人盡皆知,你們聽說過沒有?也不曉得上哪一位王爺、郡王、衙內公子,書房裏堆滿了四書五經,古籍善本、珍貴圖書應有盡有,可是他卻從來也不去翻一下,書本上積滿了灰塵,連蜘蛛都去書架裏做窩了!」

「真的嗎?想不到世上竟有這等奇人!」朱槿轉頭看著丹若,驚訝地問道,「這個不學無術的家夥是誰啊?你好好打聽打聽,回去以後咱們可要登門拜訪!」

莫遠不理會朱槿的裝傻充愣,對丹若說道:「你不要胡亂打岔好不好,聽聽公子有什幺新發現!」

朱槿點頭讚道:「莫遠這兩句話還算明白!你家公子今天確實有個大發現!」說著,手中折扇「刷」地一聲打開,輕輕扇了兩下,神態頗為瀟灑風流,惹得丹若在一旁連作幹嘔狀。

朱槿笑道:「自從接了這趟差事,一路上我就一直在琢磨,那個龍千夷搬空了漕船,他是怎幺把十萬兩黃金運走的?又藏到哪裏去了呢?現場居然連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留下!難道他是神仙?現在本公子親臨其境,眼前美景如畫,美女如雲,於是胸襟豁然開朗,一下子就全想明白了!」

他見莫遠和丹若都在認真聽,忍不住又賣起了關子,搖頭晃腦地說道:「記得小時侯和堂兄弟們一起在文淵閣讀書,何夫子個我們講解過《孫子兵法》。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地形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嗯,本公子的記性真不賴,過去這幺多年還能背得一字不錯,何夫子若是知道了,一定會大大地稱讚我一番!」

莫遠深知,這位襄平郡王表麵上懶散胡鬧,其實機敏才智不亞於素有「小諸葛」之稱的梁王,隻不過他生來不喜張揚,好裝胡塗罷了。現在他張口就擺出一通大道理,肯定是胸有成竹了。於是急忙問道:「公子以為,那龍千夷是如何潛蹤無形的呢?」

朱槿眉尖一挑,從柳枝上摘了一片葉子拋入水中,那柳葉在水麵上打了兩個旋兒,隨著水流緩緩向鏡湖而去,朱槿微笑地看著莫遠,問道:「你明白了幺?」

莫遠還是猜不透他的啞謎。

朱槿見他如此,失望地搖了搖頭,歎道:「朽木不可雕也!你忘了,當地人說這柳堤東鄰運河,西接鏡湖——換作我是那龍千夷,迷倒押解漕銀的官兵之後,必定走水路,從運河經柳堤,直入鏡湖,」朱槿說到這裏,目光一凜,微微冷笑道:「碧波千頃,藏它十萬兩黃金又有何難!」

這下莫遠總算醒悟過來了,佩服地點了點頭,「看來我們要想查找漕銀的下落,應該從這鏡湖周圍尋起。」

「莫遠你好笨呐!」丹若不服氣地反駁他,「鏡湖這幺大,又沒有多少線索,你要找到猴年馬月!」

莫遠道:「不勞你費心,公子一定有辦法了,是不是?」

朱槿剛要開口,忽然,從河堤旁傳來一陣清亮悅耳的歌聲,把他的注意力完全吸引過去了——

三尺青青古太阿。

舞風砍碎一川波。

長橋有影蛟龍懼。

流水無聲晝夜磨。

兩岸帶煙生殺氣。

五更彈雨和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