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段(2 / 3)

趙何拙坐在搖搖晃晃的鐵質囚車中,閉目凝神。聯想過去的種種,一幅清晰的關係圖在腦海中舒展開來。

其實番邦一開始要找的貴人不是彩鳳,而是趙瑜。但是他們顯然知道彩鳳是趙瑜身邊的人,所以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帶走彩鳳。

趙瑜把彩鳳放在清帝的身邊自然是為了他之後的奪位計劃。

不過,他最後為什麼要把彩鳳留下來?

她到底是棄子?還是關鍵的一步?

恐怕,隻有事實才能證明一切了。

清和二十七年夏,太子趙燁發動宮變。

昭王世子趙何拙在返京途中大舉義旗,成功奪取兵權,隨後率領義軍急速開赴封郡,直達宮廷。

封郡城的百姓安逸得太久,以至於戰爭來臨的時候他們還沒來得及驚呼,便就這麼過去了。

昭王世子的軍隊從攻破城門的那一刻起,長驅直入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攔,因為大部分的軍隊不是被太子帶去攻打皇宮就是自動投靠了昭王世子。而這些自動投靠的人基本上都是受到了周圍將士的煽動,他們說昭王世子才是正真的帝位傳承者,因為當年先帝就是想傳位於昭王的。再說當今天子殘暴不仁,為了一個女人竟在雪災之後又加重了賦稅,到處大興土木,隻為博紅顏一笑。太子趙燁在國難之時發動宮變,而且想要謀害自己的父親,本來就是不忠不孝之徒…….

這些大膽的言論流傳得很快。三人成虎的效應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再說昭王世子紀律嚴明,珍視百姓的生命與財產,也使得他的軍隊受到了普遍擁戴。

但是,隻有一個地方不一樣,那就是大越皇宮。

放眼望去,到處隨地散落的兵器和失去生命的宮庭侍衛。而腳下那些已經幹涸的,或是正在流淌的鮮血……無一不在述說著前一刻所發生的慘劇。

有的宮殿被燒毀了,冒著黝黑的煙霧。宮女散落著發髻在期間奔跑……她們顯然不懂,為什麼有人要破壞這安逸的生活,焚燒這漂亮的殿宇。她們可悲的活在權利的中心,卻沒能擁有主宰自己生命的權利。

趙何拙握緊了手裏的劍。雕梁畫棟又如何?沒有力量去保護,它一樣會灰飛煙滅。後宮三千又如何?沒有珍惜之人,最終也是獨自老去。

耳旁充斥著零散的慘叫和刀劍的碰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而他,很幸運的成為了黃雀。

就在封郡城的郊外,帶領部分精銳回京複命的範異收到了太子宮變消息的,於是,他即刻配合趙何拙策反了軍中的重要將領,然後打著誅殺太子趙燁的旗號攻入了封郡城。

對於趙何拙來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但是對於趙燁來說,這是自取滅亡。

踏上寧德殿前的台階,他突然有了一種久違的感覺。

這個地方他呆了多年,卻從未想過有一天他會提著兵器,帶著滿身殺戮和戾氣走進來。

“報告世子!殿內已完全被我軍控製!”

聽到這個消息,他的臉上終於有了一絲笑容。

出現在宮門口的那一刻,他看見那個男人緩緩的轉過身來。

他還是帶著他萬年不變的冷靜麵孔,就好像擺在他麵死亡不過是台上的一出戲,而他始終是看戲的人。

彩鳳睜著眼睛躺在地上,她死了,帶著她肚子裏的孩子。插在她胸口的寶劍是太子的。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太子趙燁也躺在了冰冷的金磚上,他的嘴裏不斷冒出血泡,眼睛直勾勾的望著那個讓他愛到絕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