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暄垂眸瞧了一眼裙擺上的汙處,向路征福了福身:“路哥哥自便,容我先去更衣。”轉身招呼過來一個小丫頭:“去稟報夫人,就說路家少爺來了。”

路征頷首,“嗯”了一聲,示意她盡可自便。

周暄快速回到自己的小院子裏,解下衣裙,換了身家常的衣服,又對著鏡子將微亂的鬢發理了一理,這才帶著連翹,去向母親請安。

走進母親楊氏所居住的院子,遠遠地,就聽到了裏麵的笑聲。周暄納罕,加快了腳步。

恰巧楊氏身邊的宋媽媽從房中出來,一張圓圓的臉上堆滿了笑容。她見著周暄,笑道:“給大姑娘道喜!”

周暄一怔,霎時間腦海裏閃過許多念頭,被她一一壓下,她強自鎮定,問道:“喜從何來?”

“這喜啊……”

宋媽媽剛要賣關子,楊氏在房間裏已高聲道:“暄兒快進來!”宋媽媽抿嘴一笑,將周暄往裏麵一推,笑道:“姑娘快進去吧!”

周暄進去後才發現,路征也在。與楊氏一樣,他眉目舒展,笑得很舒心。

楊氏含笑拉著女兒的手,嗔道:“怎麽剛回來就換衣裳?這頭發也像是剛梳過。”說著,話鋒一轉,笑道:“杭州那邊寄信回來,說你啊,當姑姑了。”

“姑姑?”

“是,你大哥信上說,你大嫂給你生了個侄子。你可不是當姑姑了?”楊氏嘆道,“他們成親這麽多年,這還是他們的頭一個孩子……你大哥也是,媳婦兒有孕這麽大的事,也不早點告訴家裏。竟瞞了咱們十個月……”

周暄忙道:“娘,大哥是怕您擔心,才會等孩子出世再向家裏報喜。”

楊氏並未接女兒的話,她站起身來,吩咐身邊的丫鬟:“翠屏,你去拿了庫房鑰匙,取些保養的藥材出來,著人帶到江南去!如意,你去把李媽媽給我找來。他們兩口年輕輕的,身邊也沒個知事的老人。不行,得讓李媽媽跟著到江南去……”

看得出來,得知兒媳生產的楊氏喜悅之下,有些忙亂。

路征輕聲道:“周伯母,這些,姐夫他們早就準備好了。您不用太費心。”◆思◆兔◆在◆線◆閱◆讀◆

楊氏聞言,停頓了片刻,又道:“你說的有理,可我怎麽能不費心?”兒媳婦進門多年,始終不見動靜。這早就成了她的一樁心事。今日聽聞喜訊,她唯恐仍在夢中,也隻有多做些事,才能讓她安心些了。

周暄忽然想起一事,問道:“娘,侯府那邊?”

她說的侯府,指的是周家老宅,即她祖父忠勇侯現居處。

女兒的話,讓楊氏笑容微斂。她輕拍女兒的手:“已經讓宋媽媽去報喜了,想來你祖父已經知道了。”頓了一頓,又道:“尋個黃道吉日,你陪娘一起去還願吧!”

第3章 周家小宴

周暄欣然應允,她珍惜每一次能外出的機會。

待路征離去,楊氏才屏退眾人,拉著女兒的手,細細垂問今日為何早歸。她十分不解,女兒本是要到公主府做客,怎麽午時不到,便隨著路征回來了,偏偏還換了衣衫。

楊氏膝下隻有兩個孩子,長子在杭州任上,小女兒周暄又是她年近四十才得的,乖巧懂事。她自是愛如珍寶,疼惜異常。

母親問起,周暄略一思索,便將衣衫被汙一事說了,卻不提起那個莫名其妙的宋愈,隻說是丫鬟偷懶,竟借機帶著她逛園子,並沒有領著她更衣。她一時不快,就提前回來了。至於與路征同歸,周暄道:“這要多謝路哥哥了。咱們家的馬車被興國府的給撞了,車壞了,偏巧路家兄長路過,就帶了女兒一程。”想了一想,她又續道:“哦,是了,興國府的人還扔過來一塊牌子,說讓咱們去他們家賬上領錢。”

楊氏性子剛烈,當即變了臉色,眉宇間隱含怒氣:“真是無禮至極!”

撞了別人的馬車,難道不該自己登門致歉嗎?

她問女兒:“你可曾受了委屈?”

周暄連連搖頭。今天發生的事情不少,這一件不算什麽。

楊氏畢竟做了多年當家主母,雖有怒意,但在喝了一盞茶後,也一點點收了起來。,良久方道:“田家素來跋扈,又正得聖寵,這般傲慢,也不奇怪。”頓了一頓,她才又低聲說道:“雲彩縱能遮日,又能有幾時?”

周暄午間隨母親一起用過餐飯,略坐一坐,就回了自己的小院子。她有歇晌的習慣,翻出了本書瞧了一會兒,便自行卸去釵環,靜靜地躺在榻上闔目小憩。後腦隱隱有些疼,她不得不側身而眠。

午前發生的事情,一幕一幕在她腦海裏浮現,但終究是敵不過襲來的睡意。

睡了約莫有一炷香的時間,她自動清醒過來,沒見到連翹等人。她慢悠悠地穿衣起身。

忽見連翹拿著鞋樣子,喜氣洋洋進來,笑道:“姑娘醒了?”

周暄瞧她一眼:“嗯。什麽事這麽開心?”

“咱們府裏的喜事,當然開心了。而且,托小少爺的福,還領到了雙份賞錢呢。這邊老爺夫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