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此去,可有何打算?”
田非在席間舉酒問道。
“子敬,你可談談天下之勢。”
“當今天下,東有燕趙,西有魏晉,我楚國偏居西南,原本豐腴富庶位居中原的夏朝在被北方蠻夷蕭國入侵之後,舍棄了原來的夏都,偏安江南一隅,這中原五國之外,北方驍勇善戰的蕭國占據夏朝的北部疆土之後又在燕國和魏國邊境不斷生事,攻破城池數十座,大有逐鹿中原之勢,而西北異族的羅刹國更是對中原虎視眈眈。”
“羅刹國剛剛經曆內亂,擁立新君,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進軍中原之舉。”離開羅刹國新朝將政權交予新君尤裏西斯之前,尤裏西斯曾與影定下協議,作為影輔助他奪取朝政的回贈,他在自己的任內將不會舉兵東侵,而且在影需要之時,他亦會派兵增援,以助影匡複大夏。
“蕭國將是中土的最大威脅。蕭國的鐵騎時時在北方一帶肆意生事,蕭國大可汗野心勃勃,這數年以來一直開疆闊土,不僅是夏國,魏國和燕國也被蕭國攻占了數座城池,我南楚雖與其隔燕魏之疆土,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田非接著說:“現觀之,燕國,魏國在與蕭國的對戰中,一直居於劣勢,雖然亦有頑抗,但難擋北夷強悍攻勢,月損一城,年損十數,傾覆亦在旦夕。”
“不過說起來我倒是想起來一股勢力。”田非停頓片刻說道:“夏國傾覆之後,朝廷偏安江南,但是有一股力量留在北地,繼續與蕭軍周旋,這股勢力自封為鵬軍,大約是先時夏國三員大將之一的衛鵬將軍引領,以平城,定襄,雲中,雁門為據點,北拒蕭軍,他們的戰術靈活,時而伏擊山林,時而沒入城鎮,為邊關百姓之庇護,因而在邊關的百姓中甚有威望,若觀拒北強之勢,這股勢力亦不容小覷。”
“不錯。平城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三麵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穀,南達並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為中原之屏障。 ”影接著他的話說下去:“此地北臨蕭國,南接南夏,西近魏國,東靠燕國,實中原之咽喉。若可固守此地,南擴而北進,則我大夏複興之計可為築基。”
田非他們雖有聽聞影是夏國人,可‘大夏複興’這話也是第一次從他的口中聽聞,這才知道原來他心心念念的乃是複興大夏。
“那十九此去北地是打算平城了?”
“不錯,子敬剛剛所提及的鵬軍之統帥衛鵬乃是我昔日的故交,我打算先北上找到他,然後再商議北據蠻夷之計。”◎◎
“師父。”剛剛一直沒有出聲的齊慕這時說到:“剛
42、第一章 舉酒論天下 ...
剛田丞相也有說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北拒蠻夷非一國之任,中原之國都當以此為任,正可謂是唇亡齒寒,如今師父苦於北據蠻夷兵勢之弱,我等怎可坐視不管,我齊慕願追隨師父衝鋒陷陣,以助師父平定天下之誌。”
“我們也願追隨師父北去。”洛風,思無邪也紛紛要求。
影看著這些熱血澎湃的年輕人,心生感動,到底是沒有白疼他們。如今正是用兵之時,又是他親自教出來的徒弟,他也沒有推脫。
“好吧,齊慕,無邪,你們跟我北上,洛風,你據守楚國。”
“師父總是偏心。”洛風有些不甘地說。
影笑了,這麼大都當將軍的人了,還這麼孩子氣。
“師父可是把身家性命都交付於你,思卿還小,田丞相又是文臣,楚宮剛剛易主,這些都要你去照應。”
“是,弟子謹聽師父教誨,一定竭力輔佐幼主。”
“來,幹了這杯。”田非說道:“祝君早日完成複興夏國之大業。”
“幹!”
43
43、第二章 他鄉遇故知 ...
……
楚思卿雖年幼,卻少年聰慧,有奇骨異質,雖然年僅四歲,卻往往能在朝堂上語出驚人,時楚人甚為驚訝,亦有高人乃言幼君之聰慧過人乃是天賜真龍天子以饋楚國之瑞相。
此時朝中前朝餘黨已然肅清,文有丞相田非輔佐,武有將軍洛風擁護,時局安寧,上通下達,雖北國正是交戰之際,遠處西南,仍現出一片國泰安康之象。
安頓了楚宮之事,影攜其親衛眾人踏上北上平城之路,齊慕,思無邪率兩萬兵馬隨行。
到了潞州城的時候,前麵已經是蕭國占領的區域,思無邪帶著兩萬人駐紮在潞州城南的中條山,影帶著齊慕和幾個親衛繼續像北,又三日後到達了平城。
雖然許多人都知道鵬軍在平城,不過當他們真正到了平城的時候,反而找不到那衛鵬。找了這都幾天了,他們一眾人幾乎是挨家挨戶的問,可平城的老百姓都說沒有見過鵬軍的影,這都邪門了。
一日,影帶著靈,伊西斯,齊慕幾個人走在城東,敲了一戶人家的門,開門的是一個老大娘。
“老婆婆,不知道您可見過鵬軍的人?”
那老大娘看了眼他們幾個人,眼裏閃爍著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