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乘風破浪會有時(1 / 2)

幾杯酒一下肚,趙鵬這才說起了今天賣衣服的事,“我今天都沒怎麼到處轉悠,去了趟二紡廠,職工就給買了大半,一個個直接就換上了臭顯擺,能夠!”

說完,又舉起搪瓷缸對陸遠:“陸老大,我單獨敬你一個。沒你,我指不定還擱那辛辛苦苦送煤,別說吃肉,就是吃上白麵饃饃都難。”

“我們這是共同富裕,現在改革春風已經吹起來了,有點眼力勁的都在大賺特賺,我們隻是賺點小錢。”陸遠也沒妄自稱大。“咱們初步實現填飽肚子的目標,下一步就朝向樓上樓下,汽車電話發展。”

對陸遠形容的畫麵,趙鵬羨慕的都流口水,“陸老大,你說那樣我都不敢想。”

陸遠也沒解釋。

國內運動結束才沒兩年,還處於養傷時期。這年頭別說下層,就連上麵的人也同樣摸著石頭過河,會有什麼樣的後果,誰也不敢斷言。他見過後來的日子,所以信心十足。

隻是說,“放心,咱們日子不會差,有朝一日,就算是迎頭趕上美利堅都沒問題。”

“你這說的嚇死個人。”趙鵬就當陸遠喝多了。

賣成衣這生意可是四九城獨一份,每天輕飄飄的幾十件成衣,有富裕的人家沒有布票,甚至托著四五層關係找到趙鵬這。

每天至少都能夠見到好幾百塊錢的現錢,走路就差沒飄起來。

陸遠閑著沒事幹,每天滿大街小巷的轉悠,逛一逛四九城,往那些名勝古跡鑽。這年頭故宮、長城還沒那麼後來那麼多人,簡直擠不動,有些地方還不要門票。

不過這年頭來旅遊的大多都是外地出差過來,瞻仰一下偉大的首都,要不然就是一些金頭發高鼻梁的洋人,背著旅遊包,挎著照相機,吸引了不少眼球。

有不少小孩看稀奇,跟著洋人屁股走,要是在胡同口,保準能夠跟一串,導遊趕都趕不走。這讓陸遠笑的合攏不攏嘴,怪不得他見到老三的思想品德書上說見到洋人要保持禮貌,切勿圍觀,感情這是有理有據啊!

還有一些大院的頑主倒騰一些外彙劵,藏在天橋、王府井、東華門,見到洋人就湊過去。陸遠也屁顛屁顛的過去了問了一下行情,這才知道他們用高價從老外那裏把外彙劵收回來,然後再加點錢賣給需要的人。

那頑主一開始還別別弄弄躲著陸遠,怕是便衣,後來陸遠直接從他手裏買了一百塊錢的外彙劵,他這才喜笑顏開的吐出實情:

“外彙劵作用海去了,能夠從友誼商店買東西,你沒外彙劵人家都不賣你!能買啥?太多了。就好比穿的吧,供銷社都是灰不拉幾的、藍色兒、黑色兒的,男女都一樣,就領子不一樣。友誼商店裏麵的東西就多了,不少都是進口貨。

這個我和你說不清,這些外彙劵還能換美刀,出國要用吧?不出國在國內也能用,你自個去友誼商店看看就知道了,縫紉機、彩電,自行車,都不要票。”

陸遠倒是知道裏麵的門道。

改革初期,國家缺外彙,想方設法的賺錢。國外人入境,必須把外幣在銀行換成外彙劵,自己截留這些外幣在國際市場上使用。

如果沒記錯,國家為了賺外彙,還專門聯係了景德鎮的陶瓷廠生產《紅樓夢》十二金釵係列彩盤。一套彩盤十二個碟子,采用的全部是最高標準。出口到美利堅一套隻賣28美刀,連成本價都不夠,簡直是賠本吆喝。為了賺外彙,也是拚了。

不過話說回來真要是幹外彙,也能大賺一筆。不過國家對於這塊管的比較嚴,一旦逮到三年五年都算少的,成衣好歹還能幹個幾年,比倒騰這玩意安全多了。

老太太也知道趙鵬當了倒爺,一開始還擔驚受怕,可過了些日子也覺得沒啥,也就放下心來了,但總是免不了嘀咕:“大鵬,人家小陸對你不薄,你可別賺了兩個臭錢,鼻孔朝天了。你就是一個送煤的,連老相好都不甩你,不是小陸,咱奶孫倆還吃上頓沒下頓呢。以後你敢做對不起小陸的事情,別怪老奶我拿藤條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