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又或者說我回不了家,因為我就站在自家門口。

一切都變得很陌生,明明是同樣的地點,但麵前的房子卻不是我的家。

在這棟房子的前麵不遠,有一棵大鬆樹,那是我尋家的標誌,然而鬆樹依在,家卻變得不同。

我依稀記得,自己的家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平房,隻有一層,十分簡陋。

外麵沒用瓷磚粉飾,難看的紅磚是直接裸露在外麵的,在牆角會有一定年代的青苔,綠色的,說好看不好看,說難看又不見得。

門窗破舊,經年未俢。

廚房還是額外加上的瓦房,隻要一下雨就會漏水,不,不隻是廚房漏水,家裏的每個房間都會漏水。

下大雨時,家裏像是下小雨,下小雨時,家裏的天花板則是凝聚水珠,待足夠分量便會墜落地板,滴答滴答響。

那些顯著的特點,在我腦海中不斷構造我家的模樣。

此時在我麵前的,與腦海中的家完全不同。

三層小洋樓,裝飾的極為漂亮,但我卻不想用過多的辭藻去形容,因為它不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