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段(2 / 2)

烏魯西現在的職業,或許應該叫做權臣。代替法老王下命令,獨斷專行,改變埃及固有的諸多法令,頗有人看他不爽,但是更多年輕人則將他作為偶像,為了他鐵血手段雷厲風行,甚至有貴族子弟找上門表示願意為奴為婢追隨烏魯西——這樣烏魯西感到很有趣,他選擇了幾個有資質的人放在身邊,打算培養他們成為埃及新的支柱人物。現在埃及掌握大權的,多半還是第十八王朝的老牌家族,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從拉姆瑟斯繼承法老王之位開始,埃及就不應該再是他們的天下了,削弱這些老牌家族的權利是勢在必行的事情,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扶植另外的新勢力和他們爭鬥。

在這一次戰爭之中,為了讓這些被扶植的人獲得更大的權勢,烏魯西為他們安排了不同的職務——未必高,但是立功卻是容易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還不能占據高位的話,那烏魯西根本沒有選擇他們的必要的,死不足惜。

原本一開始,戰爭是西台方麵先發動的,按理說他們應該占據先機,但是因為從很多年之前埃及方麵,嚴格說來是烏魯西和拉姆瑟斯就做好了和西台開戰的準備,所以到了最後,戰爭的地點更靠近西台,甚至是接近它的王都哈圖薩斯。而原本西台和埃及之間廣大的國境部分成為了埃及的勢力控製範圍,這中間那些在烏魯西祝福下留下的村民們可是出了不少力。作為原著民,他們對當地的地形水源的了解可不是隨意偵查了一次的士兵們可以比擬的。在這件事上,不屬於這個世界的知識讓烏魯西又一次顯出了他的遠見卓識。

這個時代,隻要能攻克對方國家的王都,就意味著征服了這個國家,也是如此,拉姆瑟斯才會針對哈圖薩斯進攻,而且說實話,哈圖薩斯距離埃及的邊境距離還真的有些……近。天時地利,拉姆瑟斯怎麼會放任機會錯失?

戰爭的開始,是橫渡奧龍特河。這條河流位於距哈圖薩斯南十公裏處,然而卻並不險要,甚至無法被西台方麵作為一個可以阻擋埃及軍隊的防線。在烏魯西提供的“兵貴神速”的兵法♂

於是問題就這麼出現了,拉姆瑟斯所率領的太陽神軍團先一步渡過了奧龍特河,而同時本來應該協同作戰的另外幾個軍團,沒能及時跟上。

中午之前,拉姆瑟斯率領太陽神軍團在哈圖薩斯城西北紮營,而此時,烏魯西領著拉神軍團還處於渡河當中,當發現隊伍拉得太長時候,烏魯西心下一驚。

拉姆瑟斯雖然在戰爭上很有天賦,但是像這種大規模的戰爭還是第一次,他冒進了。而且,兵法此物,最重要的是要因地製宜因時製宜,遠征軍隊原本就容易拉長戰線而被各個擊破,現在拉姆瑟斯的舉動正犯了這個錯誤!

當機立斷,烏魯西立刻讓人聯係另外的兩個軍團,避免出現因為戰線過長而失去聯係的情況,如果真的和其餘軍團失去了聯係,那麼再多的軍隊又有什麼用?無法派上用場,號稱十萬大軍也拿西台的軍隊沒辦法!

這個時候,凱魯·姆魯西利已經得到了埃及軍隊的消息了。

戰爭的逼近讓整個哈圖薩斯城亂成一團,在這個時代,隨時都有國家被覆滅,隨時都有國家建立,人民早已習慣了顛沛流離,被另一個國家的人征服。所以在此時,他們正忙著收拾金銀,逃離這座或許會被埃及征服的城市。別忘了西台立國還沒有多久,疾速的擴張給國家帶來大量流動著尋找安身之地的人口,在這種情況下,人心浮動,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尋找一個安定國家過活的想法,當埃及大軍壓境的時候,這種念頭被激活了。

與之相比,傳承了數千年而未曾斷代的埃及,要強得多了。

在接到消息之後,凱魯馬上召集了西台軍和同盟國家的軍隊,總計兩萬多士兵,二千五百輛戰車,埋伏在哈圖薩斯以北,準備看情況應對埃及的攻擊。

短兵相接,在烏魯西還未率領軍團趕上支援之前,拉姆瑟斯和凱魯現行交戰,僅有一個軍團的拉姆瑟斯方麵處於劣勢,然而有烏魯西的指點,在戰車和步兵的配合上,拉姆瑟斯占據上風,一時間兩軍倒是有些不分上下的意思,不過是短短接觸之後就陷入了膠著狀態。

拚損耗的戰爭,是最難打的。勢均力敵之下,對方的每一次受損都必須用自己的血去換取,端看誰能先出奇計,又或者哪一方能堅持久一點。這樣的戰爭也是最慘烈的,不斷的死亡傷痛,看不到盡頭。

根據接到的消息,凱魯判定埃及方麵還有援軍,那麼他必須在援軍趕到之前盡力削弱拉姆瑟斯所率領的軍隊,如果能夠戰勝對方,那麼即使有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