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1 / 2)

關於種植小麥,我們現代人擁有著非常完美的種植技術甚至設備什麼的,所以我們會錯誤的認為,其實種植小麥比較簡單,畢竟這也是目前我們人類的最大主食之一。

既然是我們現代人的最大主食之一,所以現在我們就主要分析一下小麥的這種存在。

我們祖先種植小麥,真的一點也不容易,簡直可以說難如登天,這根本不是像把一地的茅草養大如此簡單的。

首先,我們要明白,小麥這種東西在目前我們智人祖先的世界中,隻是一種茅草,所以要收集到很多的種子,是非常困難的,要收集到這些種子,起碼也要先認識小麥吧?而且雜草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至此尋找小麥是非常困難的。

然後,我們智人祖先種植小麥可是和我們現代人不一樣,而是盡量把一塊地皮空出來,也就是進行了簡單的除草,然後就把小麥種子撒在地上就行了。接著有人說了,這也很簡單啊,不!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其實我們智人祖先也忽略了這個問題,小麥到底是什麼季節裏可以種的?什麼季節才能結出小麥的?是吧?

所以我們祖先把之前因為要養羊而得到的那些智慧,就是季節春夏秋冬的智慧,這就要做更為精確的改進!怎麼改進呢?還是像個傻子一樣,一邊觀察草原上原本小麥的情況,再觀察太陽的角度問題,而且可能很多很多年都得不出比較精確的數據,可是我們智人祖先就是做到了,給我們感覺吧?這就好像給我們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磁鐵,接著讓我們去一處非常大的水庫裏,尋找到一根繡花針那麼難,但是我們祖先卻做到了!

確定了什麼時候可以種小麥,什麼時候可以收獲,似乎又簡單了?不!我們祖先還是會把小麥撒在地上,而很多小鳥什麼的會來吃這些,這可是我們祖先費盡萬千辛苦才收集起來的種子,當然還有其他動物在吃,再一個小麥根本不是撒在泥土上就能更好的發芽的。

至此,我們祖先過了幾年又改進了,要把小麥的種子埋起來,或許我們祖先對於埋的深度,乃至間距什麼的肯定不達標,但就是發芽了,這就算是初步的可以養殖小麥了。

但事情還是沒有如此簡單,我們祖先的時代中和我們現代可不一樣,即便就是我們現代,麥田裏還要紮個稻草人嚇嚇小鳥,趕趕兔子什麼的,因為它們吃小麥,還有更恐怖的,蝗蟲!其實這些動物在我們智人這個時代裏太多了。

這些需要趕吧?既然需要趕,那就需要有人來照顧小麥,這是需要大量人力的,畢竟這種小麥的開始種植一切都是未知的,什麼事都是靠猜測來實施的,沒有人會告訴我們智人祖先說,該除蟲了,或者該澆水了什麼的,而且小麥還會得病。

所以又是經過很多年的摸索,我們祖先才稍微能掌握住小麥的季節問題,乃至習性問題,但產量一直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說很大一群人來養殖小麥,這可能都是負產量,這是何其的可怕?

然後又經過很多很多年,我們祖先才又一次修改季節時間的精確度,乃至都不知道吸取了多少次失敗之後,這才了解到:

其一:小麥不喜歡田地裏有大小石頭,所以我們祖先得把這些東西從地裏挑揀出來,並且搬出去,搞得腰酸背疼!

其二:小麥不喜歡和其他植物一起分享空間,水分和養分,所以我們祖先要經常在烈日下除草,很煩的,這也是很累的。

其三:小麥是真的會得病的,所以我們祖先要幫忙驅蟲防病。

其四:基本所有的食草動物,都非常喜歡吃小麥,所以必須花費大量的人力,將這些動物們趕走或者殺死,但動物的數量是一直在激增。

其五:小麥會渴是需要喝水的,所以我們祖先就必須從很遠的地方引水,甚至是用瓦罐什麼的裝水搬運,所謂搬運是徒手,沒有車這種東西。

其六:既然小麥會渴也一樣會餓,所以我們祖先就需要經常去揀些動物們的糞便什麼的,然後給小麥吃,也就是混和在種植小麥的泥土裏。

我們談到這裏,馬上有很多人會說,我們現代農村也不是在養小麥嗎,好像沒有這麼繁瑣吧?其實我們理解錯了一點,現代的我們種植小麥很多都是有農用工具的,但用鐵鍁翻地一天也累死你,更別說我們祖先是用石器在做這件事情了,也許我們現代一個人十天能翻完的地,可我們祖先則需要十幾個人共同合作然後花上十幾天,當然這還是小事,要知道我們祖先沒有任何農用工具,所有的一切基本全是一雙手完成的,這是有多麼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