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1 / 2)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新任的君王還是以前的君王們,他們的確是發自內心的摯愛著平民們,但是他們所愛的並不是平民這些人,而是平民可以創造出的糧食和其他資源,但也可以說就是愛著平民。

這就像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所有人所言的愛意一樣的道理,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更多的隻是從內心深處喜歡著對方的社會地位,或者是擁有的財富什麼的,也可以說是女人喜歡的是我們人類虛構定義的男人,而並非是生物學或者自然規律中所言的男性,至此,我愚昧的判定:女人對於我們男人的愛是謊言!

相反我們男人對於女人的愛意,不論是從我們社會學上而論,還是從生物學乃至自然規律方麵而言,都是真實。

既然我們說到這裏了,那就不難理解祖先們這些君王對於平民的愛可以說是謊言,也可以說是真實,但不管這些到底是真實還是謊言,畢竟城邦需要城主是毋庸置疑的,我們隻要了解到這一點就足夠了,因為城主其實才是城邦構建起來的核心因素,城主就是所有人們相信的那個神靈,所以城主有了問題就會出現反抗。

我們分析到這裏也就更不難理解了,其實出現反抗的很多因素,除了外界的因素以外,還有城主自己欲望膨脹的因素。

既然我們都說到這裏了,這就不得不一起聊聊,我們祖先這個時代的城主或者族長什麼的傳承,為什麼一般都是以男性為主呢?而且更多的文化係統裏,對於女性好像並不怎麼重視,相反對於男性非常重視,這一思想觀念直到我們現代的今天,都是比較盛行的,所以我自己也做了一些分析,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

首先我們聊聊,當男人到底有什麼好的?我們可以從無數的曆史文獻中發現,自從我們智人祖先的農業發展以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屬於重男輕女的父權社會,不論在這種社會的文化中,對於男女的定義是什麼,反正當男人總是比較有優越感,而且這種父權社會文化中,教育男孩子一般都是要做個陽剛的男人,而女人就該有個陰柔的女人樣,反正隻要有人跨越了這種概念,懲罰也就會隨之而來。

比如現在有個男人變得陰柔,或者穿著比較漂亮且暴露衣服之類的,我們所有人都會說這個男人有神經病,肯定會對他進行言語攻擊。亦或者說,目前有個女人穿著打扮像個男人,然後我們也會指責她,認為她是個女漢子之類的,或者幹脆說她嫁不出去。可是這一切要是從自然規律方麵而論,一切可以發生的事情皆為合理,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判定為:這種概念就是我們想像出現然後定型的,我們所有人都在彼此監督彼此,誰越界就是誰的不對,反正就是忽略了自然規律的合理性。

但是我們又反過來說,男人和女人其實若遵守了這些我們想像出被定義的規矩,而男女得到的獎勵卻是不同的,我們這套虛構的概念中,往往比較重視陽剛大於陰柔,所以在社會中陽剛的典範得到的獎勵總是比陰柔代表得到的多,而陰柔的女人得到的資源,比如知識傳承,還是金錢與權利,甚至就是說搬家的一個自由,這都明顯遜於陽剛的男人,所以這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性別簡直都有一種競賽的味道了。

確實,我們以我們現代今天的角度來分析,曆史上的確有很多女人得到了權利,例如古代的埃及豔後克麗奧佩特拉,還有英國的女皇伊麗沙白一世,甚至我們中國的慈禧,可是我們又不難發現,即便這些女人權利很大,可當時的戰士,判官、統帥、甚至是我們中國的科舉考試的人,乃至寫詩,文學、哲學、醫生、科學研究等等,幾乎都是男人一手包辦。

所以說這種父權社會概念,一直在推動著我們人類的曆史進程,而且經久不衰,更為離譜的是,女人有了權利隻是個別,其實整個曆史還是男人在推動,甚至直到今天我們人類社會已經進入文明時代,可是我們研究一下埃及用的法老的法律,希臘的法律、或者古羅馬乃至日本的法律、亦或者研究土耳其乃至英國的法律等等,一直都是認可,他們認為真正的男人們,唯我獨尊。

或許就是因為這種父權的概念太過普遍,所以導致我們人類曆史發展的整個過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男人的陽剛比女人的陰柔要厲害吧?

當然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很多人認為,男人其實比女人強壯,這個可以說男人肌肉比女人發達,所以種植小麥什麼的就是男人的活,畢竟在古代一般都是手動的體力活,至此可以說是男人間接的掌握了糧食的生產,這就轉化成了一種在社會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