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法老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因為他自己的這種做法,所以猶太人的很多文化習俗,這才得以在猶太區裏保留下來。我們也可以說,目前的猶太人在這裏生活的還很好,真的很好!至少比更多埃及的平民們要活得更加富裕無憂。
不過猶太人還是比較懷念他們的故鄉,也就是懷念耶路撒冷。這一想到耶路撒冷,很多之前的曆史故事就好像,重新在他們猶太人心目中再此上演了一遍似的,所以思鄉之情越來越重,猶太人也堅信,苦難的日子很快就會過去。但是在我們現代的今天看來,他們猶太人這個時候真的是在經受苦難嗎?反正我個人感覺,這種他們所謂的苦難,簡直有些莫名其妙,因為他們得到了埃及太多的財富!
再一個就是,猶太人一直堅信,上帝耶和華一定會派救世主來拯救他們的,讓他們重返故土,複興昔日輝煌的猶太王國。
而不久波斯帝國的崛起,也就是居魯士這個時候來了。而猶太人認為居魯士就是上帝耶和華派來的救世主,也就是他們命運的跳板,故此這些猶太人拿著他們從埃及人手中放高利貸、經商什麼得到的財富,願意和波斯的居魯士一起聯合,攻打埃及!
居魯士知道了這一切的真相之後,雖然對這些猶太人沒有什麼好印象,甚至還想殺了他們。但是居魯士也知道,他目前需要的就是戰士,雖然他居魯士現在的確攻陷了埃及的主城,但埃及太大了,根本不是攻陷一個主城就可以徹底將埃及滅亡的。
所以居魯士思考再三,然後就和猶太人一起合作,開始攻打其他的地方。埃及王國因為很多的財富都是在猶太人手中掌握著,所以最終埃及主城徹底滅亡!這一過程又是血腥到慘絕人寰的地步,無數的埃及人都被居魯士的波斯大軍還有猶太人所殺。
最終居魯士讓猶太人回去,重新建造他們的家園。而猶太人這就帶著剩下來的從埃及帝國得到的財富,回去重建他們的耶路撒冷。
而且居魯士還把從埃及帝國得到了五千四百件金器,原本是耶路撒冷耶和華神殿裏的,也讓猶太人一起帶回去。至此猶太人欣喜若狂,猶太人在《聖?經》裏稱居魯士為上帝的工具,上帝保佑他,使各國臣服在他麵前。
然後四萬多猶太人,這就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開始踏上返鄉之路。而這些在異國他鄉受盡苦難的猶太人,經過非常艱難的跋山涉水,這就終於見到了他們曾經耶路撒冷的廢墟。他們激動萬分,長跪不起,號啕大哭、仰頭向天、展開雙臂感謝拯救了他們的上帝耶和華,歡呼奴隸的時代終於過去了。
說到這裏大家可能覺得這件事情很是詭異,其實我自己也覺得詭異,不過事情就是這樣發展的,我們也不好說些什麼。
接著繼續回到我們的話題,居魯士可以說作為波斯的國王,現在連風雨飄搖幾千年,更是文明如此發達的埃及主城都滅掉了。但我們不要管居魯士到底是用的什麼辦法滅掉埃及主城的,反正曆史這種存在,也隻是看結果的,這和我們今天現代很多人說的,作為成功的概念,過程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隻是那個結果的意義完全一致。當然我要在這裏說的是,任何事情重要的根本不是結果,是過程,反正我就發個牢騷而已。
而現在我們也可以說居魯士大帝真的是不可一世啊!現在的居魯士完全成為了西亞的霸主!
但是居魯士目前還未停止他的繼續征討,而之前埃及剩下來的那些死灰複燃,還沒有被徹底滅絕的城邦,讓居魯士很是不放心,想真正意義上滅掉埃及帝國,所以為了解除後顧之憂,所以居魯士親率大軍,企圖先征服波斯東麵的馬薩革泰人。
不過居魯士雖然沒有低估馬薩革泰人的軍事力量,反正居魯士這次是帶領了真正的意義上的大軍前往,在非常血腥的戰鬥過程中,居魯士他自己卻不幸戰死,這並非是居魯士他自己低估了馬薩革泰人的軍事力量,而是高估了他自己的戰鬥力,我們的確可以這樣理解。
居魯士的戰死,這令整個波斯帝國產生了不小的震動,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故此居魯士的兒子岡比西斯繼位。
岡比西斯雖然從小就受到居魯士大帝的影響,非常的勇猛好戰,可是岡比西斯的生活環境和居魯士完全不一樣,至此這就導致岡比西斯沒有了他父親居魯士的雄心壯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