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百七十(1 / 2)

亞曆山大他自己非常喜歡《荷馬史詩》,枕邊一直都放著《伊裏亞特》。亞曆山大他自己最為崇拜的英雄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基裏斯,希望他自己有一天能夠像他一樣,建立豐功偉績。

而這個時候希臘各個城邦之間的內戰依舊在持續,而且還比之前更加嚴重了,很多希臘城邦裏的平民們,真的已經是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樣子,而且還要害怕強製征兵讓他們去送死。至此整個希臘帝國的整體實力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也正是希臘處於這種情況的時刻,腓力二世卻看中了時機,發動了戰爭!企圖征服全希臘!因為這個時候腓力二世的馬其頓王國發展已經非常的強大,然後就是希臘帝國這個地方已經衰落到了不像樣子的地步,故此腓力二世一心想成為希臘之王!

所以腓力二世就開始聚集軍隊,於公元前三三八年,腓力二世和亞曆山大與底比斯和雅典兩個城邦的軍隊,在希臘中部的喀羅尼亞相遇。而在交戰之前,馬其頓王國在腓力二世的率領下,排成了一個十六排的方陣。方陣中的每位士兵都是一手拿著一麵可以遮住其整個身體的大盾牌,一手卻拿著長達五米的長矛。然後後排士兵就將長矛放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上,前方和兩側則是騎兵。腓力二世又將馬其頓的騎兵們集合起來,形成了非常強大的進攻力量。也是他親自擔任統帥,指揮右翼,任命亞曆山大為副統帥指揮左翼。

戰鬥開始之後,雙方殺到難解難分的地步。底比斯的神聖部隊,是一部分軍隊的名字,就像我們今天所謂炮兵連或者是機槍連什麼的,大概概念就是這樣的。然後就是底比斯的神聖部隊突破了腓力二世的右翼,貪功冒進,這就導致戰線被拉長。而亞曆山大卻抓住了戰機,率領騎兵迅猛的出擊。一舉將希臘人打得大敗!

其實整個戰場也是非常的血腥殘忍的,但這種殘忍至極和之前的戰爭比起來的話,這好像是更上了一種層次,想想被五米的長矛像是串糖葫蘆一樣被串著的希臘人,想想這種淒慘的場景是什麼樣子的呢?總之我們也可以說,馬其頓的長矛暫時性改變了以往戰爭藝術成分一樣的殘忍。

而且經過這一戰,希臘帝國本來就一直在內亂戰爭,早就沒有多少戰士了,再一個資源什麼的也不夠。這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個也不是很難理解的,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希臘帝國一直在內亂,這就導致更多的人根本不是在種植莊稼,一直都是在打仗,所以糧食的產量急劇減少。然後就是軍事方麵,在製造出來的軍事防禦工事上,製造完全沒有被破壞的速度快,而且這種情況會對任何一個方麵都有影響,主要可以理解為,勞動力的驟然下降!所以希臘帝國本身就已經虛弱不堪,即便就是斯巴達人,他們如此的勇猛也是沒有什麼大用處的,因為在過去的內亂戰鬥中,斯巴達人死了太多的勇士,現在斯巴達人打仗都用奴隸了,所以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目前希臘帝國中的情況簡直不敢想像。

而再一個情況就是波斯方麵,波斯王薛西斯這個時候雖然決心踏平希臘還有馬其頓王國,可是年齡大了,所以行動不便,再一個腦子也不太好用了。雖然腓尼基人乃至其他波斯其他行省的高層,都是在向薛西斯進言,要抓住時機一舉殲滅希臘和馬其頓王國,成就波斯世界霸主的宏圖大業!但是薛西斯拒絕了這些提議,至此完全錯失了這次簡直就是萬年都難以遇到的機會。

最終這就成就了馬其頓王國,馬其頓王國在腓力二世和亞曆山大輔助的統治下,這兩位軍事乃至政治奇才,以非常強硬的態度乃至非常厲害的先進軍陣,先後覆滅整個希臘的城邦,包括斯巴達人在內!

這是一場持續了數年的大屠殺一樣,希臘中的各個城邦都是因為在持續了無數年的內戰中,完全失去了戰鬥能力,在這又一次的鮮血洗禮中,馬其頓王國將希臘所有的城邦,全部劃入馬其頓王國的版圖!

更是馬其頓王國也從此變成了這個地方的絕對霸主,隻是實力依然不是很強,畢竟希臘這個地方早就元氣傷到,一時半會恢複不過來的境地。但不管怎麼說,目前說馬其頓王國是這個地方的霸主,堪比曾經的希臘初始狀態還是沒有任何誇大的,再一個就是,加上整個希臘城邦在內的馬其頓王國,也正在慢慢恢複生產力,乃至恢複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