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七(1 / 2)

這個時期我們也可以說是公元三世紀左右,曾經無比強大輝煌燦爛的羅馬帝國,這個時候已經日趨沒落,也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危機,田地荒蕪,城鄉凋敝,人口也開始大規模的減少,人民們苦不堪言。

這是因為平民們不想種地了,因為種地得到的所有糧食連他們自己都吃不飽,要餓死,因為糧食都會被皇帝貴族乃至富裕的人奪走,他們這群會說話的工具們一無是處,隻能餓死在自己的耕地中,所以耕種已經不存在任何意義了。

沒有了耕種得到的糧食,會說話的工具們也就開始另尋出路,很多開始造反,也有抱著無限絕望離開羅馬的,所以造成城鄉凋敝,人口也開始大規模減少。

可是羅馬的皇帝和貴族還有富人們,根本不在意這些,他們依然過著揮霍無度,荒淫無度、窮奢極欲的醉生夢死生活,而目前的資源來源基本上是靠搶劫,就是搶劫別的帝國或者城邦裏的財富供給。也就是羅馬皇帝強製性征兵,不來當兵的殺掉,在這種威脅下,幾乎所有的羅馬平民們都生活在膽戰心驚的生活中,而且還要無奈中當兵,然後為皇帝,貴族、富人們去其他帝國乃至城邦裏拚命搶劫,供給他們這些人生活質量。

目前羅馬帝國的皇帝、貴族乃至富人們的生活是:一年要過一百八十多個節日,整天都在觀賞角鬥,也就是讓會說話的工具們進行生死拚殺表演,還有賽車,虛度著他們的光陰,但是他們這些人卻覺得這種生活十分的美好,簡直就是身在天堂之中一樣。可是他們做錯了嗎?不!其實如果一定要按照理論而言的話,他們隻是將他們的欲望無限放大了而已,何人不喜歡享受呢?何人不喜歡荒淫無度、不喜歡窮奢極欲的生活呢,是不?

但是這會造成其他的一係列問題,盡管羅馬高層已經有些人認識到了這種情況,要是一直以這樣的形式繼續持續下去的話,最終會導致整個羅馬滅亡,但是他們還是依舊我行我素,完全不理會他們發現的這種情況。

所以令人擔心的事情最終就真的出現了,高盧行省,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法國、比利時、瑞士、盧森堡一帶。這就發生了聲勢浩大的反抗活動,也叫巴高達活動,在高盧語中是戰士的意思。反抗的首領是一位名叫馬克努斯的士兵。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羅馬帝國,連他們自己的戰士們都開始反抗了。

而馬克努斯就是單純的不滿羅馬帝國目前如此腐朽的統治,所以這就率領了幾百名會說話的工具,然後攻占了很多城鎮和田地!我們從這裏也不難看出,這個時期的羅馬帝國簡直到了腐朽至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了,想想?這幾百名奴隸就可以攻下許多的田地和城鎮,這是何其的離譜概念啊?

當然在馬克努斯攻占這些地方的時候,其實也有更多的人加入了馬克努斯的隊伍中,因為他們實在是活不下去,還不如反抗呢,跟著馬克努斯起碼還能吃上東西呢是不?其實我們也可以把這認為是羅馬帝國的內戰開始,反正就是羅馬人自己殺羅馬人而已。

當然馬克努斯攻擊地方和殺人,他們是殺比較富裕的人,比如奴隸主,甚至是羅馬帝國的監獄,為什麼?其實是為了要人一起攻打羅馬政權罷了。所以馬克努斯先是攻占田地,因為田地都是奴隸主的,所以這就開始殺奴隸主,打著讓奴隸主變成奴隸的口號,這也就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反抗軍,因為他們都對奴隸主恨之入骨!這一情況的展開,接著更多的平民們乃至奴隸們又加入了反抗軍的隊伍,因為大家都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活下去!

所以馬克努斯又開始進攻各個地方的監獄,將監獄裏麵的囚犯都放出來,其實這些監獄裏的囚犯們,都是因為根本活不下去了才犯法的,我們要說他們是壞人吧?其實更多的理論還是用不上的,因為他們真的沒有辦法!

然後馬克努斯的反抗軍隊可以說越來越是壯大,而且發展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最終這就導致羅馬的牧民們也加入了反抗者的軍隊,然後農民們當步兵,牧民們當騎兵。一下子這反抗軍在極短的時間裏,這就席卷了高盧的大部分地區,這些地區也都成為反抗軍的了,所以資源土地被重新用來耕種,不再繼續荒蕪,而羅馬帝國的高層雖然知道這件事情,卻認為小泥鰍在茫茫的大海裏是翻不起什麼大浪。其實真正的原因並不是這個,而是這個時候羅馬帝國的高層,兵馬也不是很強,他們其實有些害怕,至此還不如繼續享受呢,管這麼多事做什麼呢,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