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知道這一情況之後,也是覺得哭笑不得,但他更多的是認為他的願望能得以實現。
於是在公元五三三年,羅馬皇帝查士丁尼這就派遣了一位大將貝利薩留,率領著一萬六千多名羅馬戰士從君士坦丁堡出發,這就開始了征服戰爭。從這裏我們其實也不難看出,這個時候的整個歐洲帝國乃至城邦,完全分化成了我們難以想像的地步。因為君士坦丁可是覺得一萬六千多名羅馬戰士就可以統一西羅馬,這和之前十幾萬甚至近二十萬大軍的出征,早已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戰爭了。
羅馬大將貝利薩留,首先就是將矛頭指向了北非的汪達爾王國,因為汪達爾王國是導致西羅馬帝國亡國的直接元凶。但是這個時候的汪達爾王國,他們明白東羅馬帝國其實非常的強大,並沒有早已亡國的西羅馬帝國那麼弱,並不是他們想打就能打的,故此在之前就因為這種情況,然後汪達爾王國的國王,就和之前的東羅馬帝國皇帝簽訂過和平條約,反正就是一直不進行打仗的條約,所以汪達爾王國和東羅馬帝國一直都是處於和平的狀態,也一直都是相安無事。
不過這種事情還是汪達爾王國先打破的,主要就是因為宗教上的紛爭,也就是基督教。汪達爾人竟然無法容忍信仰著基督教正統的東羅馬人,認為東羅馬人是教會的異端分子。其實這件事情要是按照我們今天人的思想觀點來看,這就真的好是奇怪啊!因為基督教發源地本身就是羅馬帝國,而且最終在君士坦丁的時代,羅馬帝國將基督教作為帝國的控製力量,所以定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然後汪達爾人是外來人,所以他們並沒有什麼文化係統,他們的文化係統可以說是完全複製羅馬帝國的,現在卻演變成了汪達爾人認為他們自己信仰的是基督教正統,而東羅馬帝國人信仰的是不正統基督教,反正這真的好是奇怪啊!
但是我們不管怎麼分析,至於汪達爾人就是如此虔誠的認為著,然後也因為討厭東羅馬人信仰的不是基督教的正統,故此在之前簽訂了和平條約之後,有時候還經常騷擾羅馬人,但不是大規模的,我們也可以說是基督教會的一些激進分子造成的。
比如汪達爾人在他們自己的國家裏,也就是在汪達爾國境之內,這些基督教會的教徒們,就以羅馬人信仰的基督教不正統,所以經常大肆迫害羅馬人。比如有一位羅馬的商人來到汪達爾的國境內做生意,然後汪達爾人就會把這位商人抓起來,進行毆打之後,然後就賣為奴隸,或者就直接關進監獄。但是到達汪達爾國境內的羅馬人也不局限於商人,也有平民或者其他行業的人,而汪達爾人是一律以殘忍的暴打或者賣奴隸關監獄,甚至是殺害然後沒收其財產對待。
這也就導致,羅馬帝國的人也經常會向羅馬皇帝查士丁尼求救,希望查士丁尼皇帝能下達命令,鏟除汪達爾人這幫信仰基督教不正統教義的人,也就是消滅蠻族、徹底鏟除異端!但是查士丁尼知道和平條約的存在,所以一直找不到借口。可是現在卻好了,這下就真的找到了借口攻擊汪達爾人,因為這就像不是一種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爆發,這是一場完全性質在宗教上引起的戰爭,所以羅馬皇帝查士丁尼認為,之前的和平條約,完全不能限製其宗教上的衝突!
這下子就真的好玩了,所以目前羅馬大將貝利薩留率領著這支羅馬大軍,先是坐船,然後在北非登陸,接著立刻就向汪達爾人的國都迦太基推進。
其實之前汪達爾人根本就沒有積極備戰,因為他們認為羅馬皇帝查士丁尼根本不會破壞和平條約,但是現在他們得到的消息是:宗教紛爭!而且羅馬的大軍已經在北非登陸了,所以汪達爾人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嚴重程度,這哪裏是什麼狗屁宗教紛爭啊?這根本意義上就是想徹底屠殺他們的意思嗎。
至此汪達爾人急忙中趕緊聚集軍隊,然後羅馬軍隊和汪達爾人的軍隊在迦太基城的附近展開大戰!其實這次雙方的兵馬並不是很多,總共加起來也就三萬多人而已,和以前羅馬帝國,或者是波斯帝國那種大規模的戰爭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雖然戰場確實不是很大,但幾萬人互相殘殺,這還是可以造成血肉滿天飛的景象,也是可以造成血流成河,整個戰場之上,目前基本都是步兵,羅馬軍團還是老樣子,第一排是投擲兵,扔長矛和投擲武器,然後第二排是劍盾兵再上戰場。
羅馬軍團的這種策略看上去挺好用的,但是汪達爾人卻是有精良的盾牌,所以投擲武器造成的傷亡並不是很大。故此剛開戰沒有多久,汪達爾人的軍隊竟然占了上風,如果真的要這樣打下去的話?其實羅馬軍隊還不一定能打過汪達爾人的軍隊,畢竟羅馬軍隊是屬於遠征軍,本來就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再一個就是補給的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