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察合台汗國為了掠奪財富和占有農場,這就與元朝的伊兒汗國發生了曠日持久的戰爭,整個過程非常的血腥殘忍,但是戰爭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贏了平民們也可以得到一些利益,輸了,絕對就是苦不堪言,而且在這一戰爭的過程中,大量征收平民們的資源和糧食,乃至讓平民們上戰場,這就讓大量的平民們死亡,再加上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總之很是淒慘,但要打贏了,平民們的生活確實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不過更多的資源是被高層拿走而已。
可是這次察合台汗國是打輸了,所以後果可想而知。最後到了一三一四年,怯伯成為了察合台汗,因為此時整個察合台汗國內部因為打仗導致嚴重的虛弱,平民們的生活都不好過,故此怯伯主動與元朝恢複了友好關係,從此兩國使節也是來往不斷。怯伯這個時候還把都城遷到了撒馬爾罕,怯伯他是比較提倡農業發展的,因為前些年的打仗導致糧食非常緊缺,直到現在國內的一些平民們都要被餓死,所以怯伯這個時候也就實施了改革,也就是實施定居的模式,然後進行農業發展。
但是怯伯的哥哥也先不花汗,則堅持要過遊牧民族的傳統,反對這種定居的農業發展。可這是哥哥和弟弟之間的爭霸,是親人,所以他們兩個人之間並沒有發生戰爭,而是將察合台汗國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東部以阿力麻裏為中心,包括喀什、吐魯番等地區。西部則是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統治著中亞地區。
東察合台汗國是從一三四八年建國,到了一五一四年被葉爾薑汗國取代,立國一百六十六年,西察合台汗國在一三七零年被帖木爾汗國所滅。我們從這裏也不難看出,其實他們自己內部也在發生巨大的爭鬥,或許這就是我們今天現代人所謂的人心吧?
窩闊台汗國,是成吉思汗第三個兒子窩闊台的封地,疆域包括有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定都在葉密裏,就是我們今天的新疆額敏縣。一二二九年,窩闊台繼大汗位,將封地賜給了他的兒子貴由。一二五一年,蒙哥汗即位之後,窩闊台的後代因為曾經反對蒙哥,所以遭到了報複,封地被分割。窩闊台的兒子合丹得到別失八裏,滅裏得到額爾齊斯河之地,窩闊台之孫脫脫分得了葉密裏,海都分得海押立之地。
一二六零年,忽必烈稱帝之後,海都與爭奪汗位失敗的阿裏不哥聯合,共同反對了忽必烈。一三零一年,海都兵敗,不久死去,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汗位而自相殘殺,國勢逐漸衰落。一三零九年,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擊敗了窩闊台汗察八兒,察八兒逃到元朝,窩闊台汗國並入察合台汗國。
伊兒汗國,又稱伊利汗國,是成吉思汗最小的兒子拖雷的兒子旭烈兀西征之後建立的,疆域東起阿姆河,南至波斯灣,麵臨地中海、黑海、高加索,包括我們現在今天的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土庫曼斯坦等國家,阿富汗西部的赫裏特王國和小亞細亞的羅姆蘇丹國家都是伊兒汗國的屬國,定都在篾刺哈。一二六五年,旭烈兀之子阿八哈繼位,定都在大不裏士,以篾刺哈為陪都。
在第七代的伊兒汗合讚,也就是一二九五年至一三零四年,他在位的時候,伊兒汗國的國勢達到了極盛。合讚汗死後不久,伊兒汗國就陷入了混亂。在爭奪權利的混戰中,伊兒汗國國境內部出現了許多的小國家。賈拉爾國占有今天的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蘇爾和迪亞巴克兒。克爾特國占有赫拉特和呼羅珊部分地區。穆劄法爾國占有法爾斯、克爾曼和庫爾德斯坦。賽爾別達爾國占有呼羅珊北部。一三八零年之後,這些小國家先後都被新興的帖木兒帝國滅國。
好了,說到這裏我們就先是大概的了解了一下,蒙古帝國興起與衰落的一個大概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到處都是打仗,到處都是滅國,這肯定是造成了整個西歐地域人民們的苦不堪言,但是從這裏我們卻又不難理解出另一層概念,這個概念是,這個時期的西歐地域上的所有城邦,乃至帝國都是落後到了一塌糊塗的地步,隨意就可以被蒙古大軍滅國並占領,可見他們到底是有多麼的落後,這主要就是教會壟斷知識傳承,還有就是高層的腐朽不堪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