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三(1 / 2)

農民起義軍主要是由兩個派別組成,一是主要由中產階級和中小貴族們為主的聖杯派。而另一個是由下層的勞動人民組成的塔波爾派。而塔波爾派其實才是起義軍的主力,因為任何時候,任何時代,在下層沒日沒夜勞動的人是最多的。接著又在捷克最為著名的統帥約翰?傑士卡的領導下,所以很快起義軍就發展到了六萬多人的大軍,而且因為大家的目的是統一的,都是滿心的怒火和想推翻教會的統治,而且又有最為著名的將領統帥,所以這是一支兵種齊全、訓練有素、紀律非常嚴明的新型軍隊。

捷克的國王得知了這種新型軍隊的誕生,更是明白了這個時候平民和中小貴族都已經開始造反,而他們高層基本都是在窮奢極欲、荒淫無度,所以軍隊力量很薄弱,再一個也就是得罪了整個國家,然後捷克的國王知道他這次在劫難逃,竟然因為受到驚嚇過度而死!

所以德國的皇帝西吉斯孟德這個時候宣布,他自己兼任捷克國王。畢竟不能讓捷克國家這塊肥肉從自己的嘴邊徹底跑掉吧?其實德國的皇帝這種做法,我們看上去就是想要捷克王國這塊肉,但在捷克的民眾們看來卻不是這樣的,因為德國皇帝畢竟隻是德國皇帝,現在德國的皇帝成為了他們捷克的皇帝,那麼是不是他們捷克國家也成為了德國國家了呢?這其實就是德國皇帝刻意在兼並他們捷克王國,至此這種情況導致農民們更是憤怒!

羅馬的教皇馬丁五世和德國皇帝西吉斯孟德,立即組織十字軍開始鎮壓這次起義。一四二一年,十字軍開始向布拉格城推進,討伐起義軍。而為了對付十字軍的強悍騎兵,起義軍的統帥傑士卡在布拉格城外的田野裏列好陣式。他還研究出了一套戰車堡壘式的戰術,就是將戰車在田野裏圍成許多圓形陣地,每個戰車又用鐵鏈聯接在一起,戰車上安裝有火炮和裝甲。而戰車是圍在步兵們的外麵,以這種辦法抵禦敵人的騎兵衝擊,這樣子火炮就可以直接攻擊敵人。陣形布置好了之後,傑士卡他又命人在戰陣前方挖了一條深渠,上麵做好了偽裝。

這個時候十字軍的騎兵們開始向起義軍發起了進攻,一下子十字軍前排的騎士紛紛都掉入了偽裝好的壕溝裏,而衝進起義軍陣地的十字軍騎士們,則被阻擋在了戰車的外麵,他們手中的戰斧和長矛傷不到裏麵的敵人。更是目前一個個的圓圈導致十字軍騎兵陣形被分割開來。這個時候起義軍就用弓箭、火炮開始攻擊圈外的敵人。而戰車北部的步兵們通過空隙尋找機會用鉤子將敵人拉下馬,然後用弓箭長矛射殺。

身著笨重鎧甲的騎士們落馬後行動就變得非常困難,不是被鉤殺,就是被火炮打死。不多久,侵入陣地的騎士就所剩無幾。而十字軍後麵的騎兵們見狀,馬上就準備撤退,但早已埋伏好的起義軍騎兵趁勢殺來,堵住了他們的去路。此時戰車上的鐵鏈也被收了起來,車陣裏的起義軍衝出來追擊。十字軍腹背受敵,瞬間就亂作一團,最終起義軍直接將十字軍一舉殲滅!到處都是屍體,在無比濃烈的血腥味道中,起義軍歡呼著他們的勝利,雖然他們也死了很多人,但至少他們真的勝利了。

更是在接下來的好幾次圍剿中,起義軍們因為憑借著戰車堡壘的戰術連連都獲得了勝利。到了一四二四年十月十一日,傑士卡統帥因病去世。起義軍這個時候也開始越來越是壯大,更是在新的統帥領導下開始反攻,一直都打到了德國境內。這也對整個德國高層,乃至是德國的平民們,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更是造成了真實的恐懼。

我門從這裏不難看出,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來,肯定就是起義軍勝利了,因為整個民心都在起義軍這邊,軍隊一直都在壯大,反而德國皇帝和教會的兵力一直在銳減,因為德國皇帝和教皇他們是剝削者的身份,所以他們的軍隊一直都是以強征得來的,這在質量上,或者說在戰士們上戰場殺敵的心理上,和起義軍完全是不同的兩碼事情。

也就是在所有人認為,起義軍一定會勝利,也正是在起義軍節節勝利之時,這個時候起義軍的內部卻發生了分裂。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聖杯派的中產階級和中小貴族們在戰爭中,慢慢就取代了德國貴族在捷克的位置,掌握了城市的管理權。如此一來,這些聖杯派的人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他們起義的目的,就是繼續坐在貴族的階級上,然後繼續剝削平民們,用平民們創造出來的財富供應他們窮奢極欲、荒淫無度的生活。所以這就導致,這些聖杯派的貴族們害怕起義軍繼續壯大,如此的話那麼他們這些貴族就不能剝削平民了,所以他們很是希望戰爭就此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