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教皇也知道了馬丁?路德的這種行為,所以教皇現在也是非常的憤怒,教皇明白他必須得除掉馬丁?路德了,不然後果很嚴重。所以教皇在一五二一年,召集了沃姆斯會議,主要就是邀請了馬丁?路德參加。
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勸馬丁?路德不要前去參加,因為這種事情傻子都能看得出來,教皇根本就沒有安什麼好心,絕對會把他殺掉的,但是馬丁?路德根本就不聽勸阻,還是要前往,並且還開口說著:即使沃爾德姆斯的魔鬼有如房頂上的瓦片那樣多,我還是要坦然前往!從這裏我們就不難看出,這個時候的馬丁?路德認為教皇他們就是魔鬼!壓根就是從內心深處剝離了教皇他們原有的神權,看清楚了他們的真正麵目。
接著在一百多名薩克森貴族的陪伴下,在沿路凱旋式的迎送行列中,馬丁?路德到達了沃爾姆斯。這個時候教皇肯定認為他是有滔天的罪責,目前教皇就是來取消他的教籍的,接著他就有殺身之禍了,所以教皇問他是否承認他自己的錯誤,這其中肯定是有威脅成分的,馬丁?路德明顯是知道這一些的,但他還是拒絕承認錯誤,更是義正詞嚴的為他自己申辯,更是得到了沃爾姆斯全市人民的同情與支持。他也在這次會議上鄭重的宣稱:我堅持己見,決不反悔!這也就代表著馬丁?路德這次是與羅馬教會徹底決裂了。但是目前很多人保護著馬丁?路德,而且他還得到了全市人民的支持,教皇知道他現在要是殺了馬丁?路德,那麼後果簡直太嚴重了。所以教皇目前隻好放走馬丁?路德,並且還開除了馬丁?路德的教籍。
最終馬丁?路德也知道,教皇,或者說教會裏那些無數的惡魔們,根本就不會這樣輕易放過他,肯定會找什麼機會將他殺掉,所以他隱居到了一個他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叫瓦特堡,從事《聖經》的德文翻譯工作。
一五二五年,這個時候已經四十二歲的馬丁?路德與一位叛逃的修女波拉結婚,也是以實際的行動向天主教的禁欲主義發起了最為嚴重的挑戰!一五四三年,馬丁?路德翻譯的德文版《聖經》麵世了,在書中,馬丁?路德恢複了早期基督教民主、平等的精神,這就是為人民們提供了對抗天主教的思想武器。他還把他自己信仰耶穌即可得救的主張加入了其中,這最後成為了基督教的主要教義!此外他翻譯的《聖經》是用的德國語言,這種統一語言成為了聯係分裂的德意誌各邦的重要紐帶。
到了一五四六年的二月,馬丁?路德因病去世,被葬於維登堡大教堂墓地,享年六十三歲。他死後,他所創立的新基督教在歐洲各個國家傳播開來,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運動。聊到這裏,馬丁?路德的一生也就了解完了,而且我們也看到了後來宗教教義的改變,當然這其中肯定也是發生了很多的血腥事件,但是我們在這裏就不進行討論那些事情了,反正馬上我們還會繼續討論教會改革的事件,主要就是進行一個比較詳細的討論,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
現在是十六世紀的初期,之前我們也說了教會的神權已經被質疑,主要因素就是出在了以贖罪卷為媒介的開始,所以德意誌地區的教會們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這就對整個德意誌地區進行了各種肅清,我們可以理解為,教會目前是使用了暴力!教會可是有軍隊的,這起是在開玩笑?所以德意誌地區這過去的很多年可是死了無數的平民,甚至是死了很多不想給教會交稅的貴族,總之教會想讓一個人死,教會的教士們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辦法。
最終這就導致德意誌地區教會的力量再次擴大,將反對教會教義的人強行以暴力鎮壓了下來。雖然是鎮壓了下來,但民眾們已經不再相信教會的那套胡說八道了,所以不會進行購買贖罪卷,也不會對教會虔誠的上供他們的財富,故此教會的收入大大減少,如此一來,教會的神職人員就沒有足夠的金錢,以來維持他們窮奢極欲、荒淫無度的生活,所以教會內部人員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以他們出售神職為由,進行對所有德意誌地區的人們敲詐勒索,貪汙受賄,然後繼續過著他們奢侈糜爛的生活。他們巧立名目,中飽私囊,聚斂的暴行這就又一次引起了社會的極大憤慨。
更是在這個時期,各個封建主仗著他們自己手中的權勢,強占土地,胡亂的設置高額的賦稅,欺詐民財、橫行霸道,所以農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和財產逐漸都集中到了教會,還有各個封建主的手中。窮困的生活還有異常繁重的勞役,更是再加上出現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現象,最終就引起了農民們非常強烈的不滿和反抗。因為農民們明白,他們要是再不進行反抗的話,就真的隻有死路一條了,畢竟天天都有農民們餓死,與其被餓死這還不如拚一次命呢,沒準還能拚贏呢,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