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地方再次經曆了血腥的洗禮,最終織田信長手下的一名大將豐臣秀吉率領軍隊殺死了明智光秀,成為了這個時期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接著我們就來主要了解一下豐臣秀吉此人,一五三六年,豐臣秀吉出生於日本諸侯國的尾張國一個農民的家庭中,後來因為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所以這就選擇了當兵,然後先從小兵做起,起碼還能填飽肚子不是嗎?豐臣秀吉作戰也是非常勇猛,故此被織田信長看中,成為了織田信長的侍衛。
此後豐臣秀吉又隨著織田信長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最終受到了織田信長的重用。在平定了明智光秀的叛亂之後,豐臣秀吉打著擁護天皇的旗號,率領織田信長這個時候留下的二十萬大軍,經過了八年的苦戰,終於平定了日本各地的再次叛亂,完成了日本的統一!
其實日本的這些叛亂,也就是因為高層的幾個人,或者是一群人的利益誕生的,總之受苦的永遠首先是百姓,日本的百姓在戰亂中的處境,其實和西方國家戰亂中的百姓,幾乎完全是同一種處境,衣不遮體,食不果腹。
所以說統一之後,這對於日本的百姓們來說,還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但這還要日本的高層不要那麼腐朽不堪,如果日本的高層依舊是腐朽不堪,或者說是窮奢極欲、荒淫無度的話,其實日本的百姓依然是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生活。甚至我們可以說,雖然日本的人大多都是信仰的佛教,不過佛教隻是對於美好的一種精神追求,這種精神追求固然是好的,可以淨化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但是我們人類該怎麼說呢?其實出生的時候什麼也沒有,最終會受到這個世界中環境的影響,總之金錢和武力的概念,遠遠比這種純淨佛教理念要強大得多,故此日本這個時候雖然統一,但和西方國家也是差不多的樣子,農民們過得其實一點也不好,可以說,雖然農民不像日本高層眼中那種會說話的工具,隻不過也差不多了。
接著目前我們可以說,豐臣秀吉已經徹底統一了日本,但是他也喜歡權力啊,權力這種東西是具有一定的魔力,可以吸引任何人去虔誠的追求,至此豐臣秀吉也想用一種名正言順的辦法統治此時的整個日本,畢竟豐臣秀吉也覺得日本就是他自己打下來的,所以就該統治。故此豐臣秀吉這個時候就下達了一道命令,把日本全國的能工巧匠全部聚集到了都城。因為長時間的打仗,所以這個時候的日本都城早就成為了一片廢墟。至此豐臣秀吉目前的想法就是,先建造一座富麗堂皇的都城出來。幾年之後,新的都城就終於建造好了,豐臣秀吉也在新的豪華都城中為他自己修建了府邸,取名為聚樂第。
之後的一天,豐臣秀吉將天皇、皇後和皇子們這就請到了聚樂第,接著下令全國的大名,大名就是諸侯,所以這裏我們可以理解為,豐臣秀吉是給全日本的諸侯下令前來覲見天皇、皇後還有皇子們。這個時候的豐臣秀吉身穿繡金的衣服,率領著文武百官和諸侯們叩見天皇。其實這個時候的天皇心裏已經很是明白,現在的豐臣秀吉大權在握,他天皇自己不過是個任豐臣秀吉他操作的傀儡而已。此時的豐臣秀吉其實隻是想假借天皇的名義,來威懾諸位諸侯罷了,天皇想明白了這一切之後,這就封豐臣秀吉為關白。
關白這兩個字在日本的意思是?我查查,哦對了,突然想起來了,是丞相的意思。這個時候當諸侯們朝拜完了天皇之後,豐臣秀吉這就以日本關白的身份發了第一道命令:從此以後,我們就要一心一意的擁護天皇,服從關白。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已經再明白不過了,這即便就是個傻子都能聽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日本的諸侯們馬上就明白了天皇目前隻不過是豐臣秀吉的一個傀儡罷了。所以豐臣秀吉得意洋洋的開始大宴群臣,一連進行了五天,這簡直比以往的天皇排場還要大。
豐臣秀吉此人其實和織田信長還不太一樣,他認為天主教就是個外來的宗教,信奉洋教就會受到洋人的控製,於是立刻下令將日本國家內部的傳教士們全部驅趕走了,更是還把教堂什麼的全部砸了,接著就強迫基督教徒改信佛教,因為豐臣秀吉一直認為佛教就是他們日本的本土教,這個主要就是在豐臣秀吉這個時代,交通業什麼的實在不發達,而且日本的曆史記錄什麼的也有可能缺失,但也有另一種情況,我隻是猜測,我們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我的觀點認為豐臣秀吉其實就隻是打了一輩子的仗,他並沒有什麼文化水平,更不可能去翻看日本以前的曆史記錄,所以最終導致豐臣秀吉可能是個文盲,而佛教又在日本延續了上千年之久了,所以此時的豐臣秀吉認為佛教就是他們日本的本土教,這個一點也不是很奇怪,我反倒覺得這個很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