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英國的國會又頒布了一個法令,凡是流浪漢在一個月之內還沒有找到工作的人,一旦抓住就要被賣為奴隸,奴隸主可以讓他去做任何工作。如果奴隸逃亡,抓回來就要判為終身的奴隸。第三次逃亡,抓回來就直接判處死刑。任何人都有權力將流浪者的孩子抓去做學徒,做苦力。其實這看上去是非常嚴格的法令,動不動就是生啊死的什麼,但國會的本意隻是想平定這次秩序的混亂,讓這些流浪漢們去找工作,可是國會不明白的是,這個時候的勞動力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即便就是最為繁榮的毛織業,一個工場也隻需要很少的人而已,而現在是海量的流浪漢,這完全不是在開玩笑的。
所以在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統治的時期,大批大批流浪的農民們被處死。而圈地運動還在加劇,使英國失去土地的農民們依舊越來越多,很多農民們為了活命,這就不得不走進生產羊毛製品的手工工場或者其他的一些手工工場,成為了資本家的廉價勞動力。因為你不做還有別人做,反正一天工錢很少,所以就要忍受資本家的殘酷剝削。在手工工場裏,工人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就像我們之前說的,你不做還有別人做,所以工資低到一種離譜的地步。
現在這種圈地運動也不僅僅隻是在英國展開,其實也傳播到了其他的一些國家中,不過作為英國是最為嚴重的而已,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西歐農村,耕地原本呈條塊分割狀,稱為條田。大大小小的土地占有者在其中占有一條或者若幹條土地,這樣的土地布局稱為條田製,在條田製下,耕種與收割的日期,都是由農民們先開會然後決定。
收割完畢之後,村民們有權在麥地裏進行撿拾麥穗和放牧牲畜。這樣的共耕製度其實不利於那些勤勞能幹的農民們發揮他們自己的生產積極性。由於土地比較分散,劃分條田的田埂就會造成土地的浪費,同時也不利於經營管理,而且條田很窄,隻能順犁順耙,所以也不利於土壤的改良。
耕種的時候,鄰近的土地可能會被畜牧踐踏,引起糾紛。從水利建設來說,也不便於單位生產者獨立采取排灌措施。從牲畜方麵來講,全村的牲畜集中在一起放,容易引起牲畜傳染病的傳播,並且由於草料不足,使牲畜營養不良,而牲畜們自行雜交也不利於改良畜種。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因為貴族們都是各自圈地,勸養他們自己的羊,然後獲得更多的羊毛利潤,所以羊群還是依舊在大規模的發生增加,所以最終就導致,看樣子圈地運動最為嚴重的英國,整個國家都是要來養羊,至此羊比平民們的價值高,然後又有大批的農民們成為了流浪漢,流浪漢一個月之內找不到工作,就要被賣為奴隸,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所以農民們找工作,可是資本家們也是趁火打劫,他們給農民的工資好比原本一天國家規定是十塊錢,現在卻給兩塊錢,或者一塊錢,反正你不做還有別的流浪漢做,至於你繼續流浪那麼你就要被抓去賣成奴隸,而且任何人都可以把你的孩子什麼的抓走,也就是說,流浪漢這個時候已經連基本的人權都沒有了,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一種最為下賤的工具。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的高層們,乃至那些貴族與富人們,卻是因為高額的利益導致血賺!全部都是過著極為逍遙的窮奢極欲、荒淫無度的生活。而且這種情況依舊還是愈演愈烈,故此再也忍無可忍的農民們,這就是變相的逼迫他們造反,因為他們連一點點的人權都沒有了,他們真正意義上成為了資本家們的下賤工具,甚至連活著都是一種罪過,所以這些農民們開始揭稈而起。一下子就導致在英國的各地都爆發了很多反對圈地運動的起義。
其中最大的起義是在諾福克郡的農民羅伯特?凱特領導的起義。到了一五四九年的六月份,農民凱特率領著大批被合法奪走土地的農民們發動了大規模的起義。起義軍逼近諾福克郡的瑙威城,這個時候的市政廳都嚇得趕緊閉大門。而凱特就將起義軍駐紮在城外的森林中,然後附近的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和城中被資本家剝削破產的農民們,這都紛紛前來投奔,所以這支起義軍很快很快就發展到了兩萬多人。
凱特給市政廳的高層送去了一封信,要求立即停止圈地,並恢複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我們看好,這不是農民對土地的擁有權,而僅僅隻是使用權。可市政的高層一麵答應著凱特,卻是一麵連夜去報告給了國王。其實市政的高層是希望國王派兵將這些農民們殺掉,可國王卻沒有如此想,國王聽到了這件事情之後,反而是命令人送來了大赦令,要求農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