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三(1 / 2)

阿爾法要改變強攻策略的原因正是,數次都無法攻下,而且他自己軍隊也損失太過慘重,所以目前阿爾法改變之後的戰術策略就是包圍哈勒姆,從外部以軍隊切斷哈勒姆的所有通道,封鎖城池,斷絕了城內的一切供給,並且還不時的進行佯攻,消耗城內的彈藥,用這種辦法讓哈勒姆城裏的起義軍們苦不堪言,根本搞不清楚阿爾法是不是在真正的攻擊,所以每次彈藥的消耗都是非常的巨大,更是得不到補充,完全和外界沒有任何聯係。至此在八個月之後,阿爾法就利用這種辦法攻陷了哈勒姆城。

哈勒姆被攻陷之後,阿爾法命令他的軍隊,對於這群已經彈盡糧絕的起義軍們先是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然後少量的留下來做苦力,也就是奴隸!隻有很少的起義軍逃跑。而阿爾法此時徹底攻下了哈勒姆城之後,這就又開始攻打荷蘭的萊頓城。

而萊頓城這個地方地勢非常險要,再一個就是防禦工事非常的堅固,完全就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可是阿爾法又不是傻子,他才不會讓他的軍隊進行強攻呢,強攻的話估計完全攻不下來,而且還會造成軍隊的海量死亡。至此阿爾法采用的戰術還是和在攻擊哈勒姆城一樣的戰術,采取的就是封鎖城池,切斷萊頓城與外界的一切聯係,然後幾乎每隔上幾天就進行一次佯攻,以這樣的辦法消耗萊頓城裏麵的彈藥儲備。

阿爾法此時已經包圍萊頓城有一年之久了,估摸著萊頓城裏麵的彈藥已經到了彈盡糧絕,所以感覺他的時機已經成熟,故此就發動了總攻,可是阿爾法這次計算錯誤,原來萊頓城裏剩餘的彈藥仍然將阿爾法和他的軍隊打致慘敗,阿爾法軍隊在這種防禦工事非常堅固,又是地勢險要的地方完全無法站住腳,海量的阿爾法戰士們死亡,甚至都被火炮炸成肉泥,乃至炸成血腥的肉片之類的,總之整個場景簡直慘絕人寰,會讓我們所有看到這個戰場場景的人,誤以為是身至於地獄中了一般。

於是阿爾法一看這種辦法似乎還是行不通,故此就試圖誘降萊頓城裏的起義軍。可是阿爾法之前在攻陷哈勒姆城之後,將大量的起義軍殺死,甚至是糟蹋城中的女人之類的罪行,這讓萊頓城裏的起義軍們心知肚明,更是起義軍們明白,他們並不是來投降的,他們的目的隻是讓西班牙人從他們的國土中滾出去,故此萊頓城裏的起義軍們拒絕投降。

而這個時候萊頓城裏的起義軍真的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不過還好,海上乞丐這個時候卻前來救援萊頓城裏的起義軍。海上乞丐的遊擊隊在海壩上挖了十六處缺口,海水就順勢湧向萊頓城,一下子萊頓城外一片汪洋,到處都是水,簡直就像到了海中一樣的感覺,原本就是傷亡極為慘重的阿爾法軍隊,此時本來就是士氣低落到了一種離譜的地步,而現在還要麵對這片汪洋,這不是開玩笑嗎?故此阿爾法軍隊在海水中倉皇撤退,畢竟不跑徹底就被淹死了,這直接就是整個軍隊的滅亡呢。

然後我們可以說阿爾法帶領著他的軍隊在攻擊萊頓城這件事情上,堅持了一年多久的最終,他們軍隊還是失敗!更是傷亡極為慘重。到了一五七六年的九月四日,布魯塞爾因為知道阿爾法軍隊的大敗,理解強大的軍隊並不是無敵的,然後他們也舉行了起義,這裏的起義軍很快就占領了國務委員會的大廈,至此西班牙在尼德蘭的南部統治徹底被推翻。當然,這個過程還是一場大戰,肯定也死了很多人,但西班牙也是死了很多戰士。可不管我們怎麼猜測或者怎麼去想像,總之目前尼德蘭的南部就是不再被西班牙人統治了。

西班牙方麵對於這種事情是非常的惱火,這要失去多少的利益啊?失去多少的奴隸啊,這可都是錢啊!可是我們不要管這個時候的西班牙方麵到底有多麼的惱火,總之到了一五七六年的十一月份,以威廉為代表的北方起義軍和南方的起義軍簽訂了協定,首先以驅逐西班牙人為第一目的,然後又成立了高層管理體係,準備事後再解決雙方在宗教上的分歧問題。

從這裏我們也就不難看出,目前尼德蘭的所有起義軍已經先放下他們自己的分歧與仇恨,然後先一致對外,等把西班牙人全部趕走之後,這再解決他們自己家的宗教分歧問題。這其實也不能說是一件壞事,總之先趕走西班牙人,收複他們自己的國土,乃至獲得他們自己的人身自由,這絕對是正確的,因為這僅僅是對於他們進行尼德蘭革命的人而論的,要是對西班牙人而論,這些尼德蘭革命的人恢複自由,也就是令他們西班牙人失去大量的奴隸,乃至失去這些大量奴隸們創造出來的財富,所以對於西班牙人而論,尼德蘭人的這種行為必然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