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七(1 / 2)

到了一七八零年,特蕾西婭就此去世,她的兒子約瑟夫二世繼承了王位,雖然如此說,但嚴格來說的話隻是目前約瑟夫二世掌握了實質的權力,因為他在一七六五年他的父親去世之後,就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約瑟夫擁有了實質的權力之後,這就采用了非常激進的改革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也廢除了農奴製,嚴格限製了天主教的勢力。

可是約瑟夫的這一係列措施觸犯了貴族的利益,所以也激化了民主的矛盾,這個主要就是一般平民們根本想不通這些事情。到了一七九零年,約瑟夫二世就此去世,他給自己的墓誌銘是:這裏沉睡著一位國王,他心地純潔,但卻目睹了自己全部的努力歸於失敗。

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特蕾西婭和約瑟夫二世的改革。確實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是奧地利近代化的開端。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方才我們上文中提起的普魯士:普魯士其實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小諸侯國,本來並不是很強大,但是國王威廉一世勵精圖治,擴充軍備,逐漸就成為了歐洲的一個軍事強國。威廉一世是自稱他為士兵國王,認為一位國王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他是加重了國內人民的賦稅,然後擴充軍隊,強迫農民們當兵,將普魯士軍隊從原本的四萬人漲至九萬多人,還參加了反對瑞典霸權的北方戰爭。

但最為令威廉一世頭疼的是他的兒子腓特烈,腓特烈他不喜歡軍事,而是喜歡音樂。腓特烈其實從小就受到了法國文化的熏陶,一心想當個音樂家和哲學家。他不僅僅能熟練的吹奏橫笛,自己作曲,還寫了很多優美的詩。威廉一世看到腓特烈如此的情況,表現得非常生氣,而且還是真生氣,所以認為他的兒子腓特烈學習的完全都是一些沒用的東西,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導致,腓特烈和他的父親威廉一世發生了非常激烈的衝突,甚至腓特烈都準備和他的好友一起逃到英國去,結果是腓特烈半路被他父親攔截。最終威廉一世將腓特烈關了起來,後來腓特烈感覺他目前完全不是他父親的對手,所以他就屈服了,表示他願意學習軍事,至此他才獲得了自由。

一七四零年,威廉一世去世,腓特烈即位,被稱呼為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即位之後,完全不再沉溺於文學藝術,而是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他每天早晨四五點就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平時穿的衣服也是最為普通的士兵服,僅僅隻是在參加慶典的時候才穿上一件外袍。腓特烈二世他的生活簡直就是極其的簡樸,他的官員們的薪俸也是很少,他要求官員們必須嚴格的遵守法律,嚴懲貪汙。其實在這個時代中,整個歐洲各個國家裏,貪汙腐敗早就成風,也隻有普魯士的官員們非常清廉。

為了增強國力,腓特烈二世頒布了一係列的法律,大力發展經濟,他組織人員改造河流,排幹沼澤,給農民提供牲畜和種子,發放貸款。在礦區非常豐富的西裏西亞地區建立礦場,在柏林建立了很多的工廠。

而普魯士的崛起是和他們擁有一支非常強大的軍隊分不開的。腓特烈二世是將軍隊建設得高於一切,他將原來隻有九萬多人的軍隊擴充到了二十多萬,將國家五分之四的收入全部用在了軍費的開支上。所以普魯士的軍隊裝備非常精良,訓練有素,紀律也非常嚴明。

腓特烈二世率領著他的軍隊四處征戰。經過兩次戰爭,普魯士占領了奧地利最富庶、工業最發達的西裏西亞,就像摘取了奧地利王冠上的明珠,獲得了三萬五千平方千米的土地,國土的麵積直接增加了三分之一,實力也就跟著大增。在一七五六年至一七六三年的英國和法國七年戰爭期間,普魯士聯合英國、同法國、奧地利、俄國作戰,雖然首都柏林一度被俄國占領,但後來卻是反敗為勝,鞏固了他們自己的領土,一躍就成為了歐洲的強國之一。

一七七二年,腓特烈二世又勾結奧地利和俄國瓜分波蘭,奪取了三萬六千平方千米的土地。法國一位高級的官員驚歎的說:別的國家都是擁有一支軍隊,而普魯士則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

腓特烈二世其實是我們人類歐洲曆史上的名將,他畢生都在從事戰略戰術方麵的研究,創造了多種的戰術。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線形戰術,其實這個時候歐洲的士兵們上戰場打仗,使用火槍一次隻能發射一發子彈,發射了一發子彈之後就要退出彈殼裝第二顆子彈,這中間就隔了一段時間。但腓特烈二世卻將士兵們排列成為了三排,第一排士兵們臥倒,第二排士兵單膝跪地,第三排士兵站立。當第一排士兵射擊時,第二、第三排士兵裝子彈。第二、第三排士兵發射時,第一排士兵裝子彈,如此反複循環,可以不停的射擊,殺傷力很大。靠著這種戰術,腓特烈二世打了很多的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