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殘陽如血(1 / 2)

遊了一峰又一峰,七十二峰到祝融;

祝融峰峰幾千秋,山自春風水自流;

------

在這座山的最高處,站立著一塊一人多高的舊石碑。

石碑,不知經曆了多少風雨及日月,石碑已經駁落得早已沒有了原來的樣子。不過,上麵幾行隱約可見的文字,還能辯論得出來,就是上麵這首小詩。

這座不高的山之所以出名,一是傳說中的四十八座寺廟,而另一個,就是這塊帶‘詩’的石碑。

石碑到底是什麼時候留下來的?

吳遼吳老板不知道,就是附近村寨裏最老的老人也說不清楚。大家都隻是聽說。很久以前,前一個朝代的哪位皇帝曾經到過這裏。

這塊石碑上的詩,就是他留下來的。

吳遼吳老板很小的時候來過這裏,就知道這裏有一塊石碑。那上麵的詩,他半懂不懂的知道幾個字。可是,究竟是誰寫的,又要表達些什麼,那時的吳遼沒關心過這事。

今天,他同樣沒關心這事。不過,再一次來到這裏,很多發生在山頂上童年的往事,還是讓他猶如昨天。

那小夥伴間的嬉鬧;

那天邊的夕陽;

那滿坡的花香、野果------

都是吳遼吳老板最美好的回憶。

隨著嘴裏煙圈慢慢擴散,也把吳遼的思緒拓展開來。他沉浸在與這座熟悉的山所有回憶當中——

現在,太陽要下山了,西邊的晚霞紅了起來。

要是在過去,這該是挑著柴禾或者趕著牛群回家的時候,或許還會遠遠地聽到某個阿媽呼喊孩子的名字。還有山腳下、屋宇間的嫋嫋炊煙。

今天,吳遼並不忙,甚至有些閑得無聊。

他願意再在山上多待些時間。回去,可比在山上無聊多了。而且回去其實並不遠,由山上往下走,要是在過去,一路小跑著,不過十幾二十分鍾的路程。比起上山來快樂多了。

曖曖的夕陽下,吳老板陶醉在童年回憶中。他慢慢地斜躺在石碑旁。看著遠處的夕陽,看著夕陽下的遠山——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吳老板閉上了眼睛,想再做一次有關童年的夢。

他,就在這樣的回憶及如畫的夕陽下,慢慢地睡了過去——

天邊的夕陽越來越濃、越來越豔。

所有的雲都變成了鮮豔的紅色。連綿起伏的山脈也變成了一層層黛色。

這不就是一幅畫嗎?

這哪是吳遼吳老板熟悉的家鄉小山村?!

吳遼在夢和現實中來回切換,他突然聽到一陣遠遠的馬蹄聲傳來——

小山村裏的馬車,在童年的時候也常有的事,可是,這馬蹄聲好像與拉馬車的馬蹄有所不同。

嗒嗒嗒!嗒嗒嗒!

在最遠的一層山裏,隱隱有一騎飛奔而來。慢慢地翻過幾個山坳,慢慢地看清。

那是一匹戰馬,馬上坐著一位將軍。

夕陽下,戰馬以及人都已經變成了紅色。

馬蹄漸近,人影更清楚了。

那不是夕陽染紅,那是一位白盔白甲白馬的將軍,他們身上的紅,都是血。

帶血的戰馬一直往前,已經到了這座山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