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進行火葬,又能怎麼安排,就算是不執行火葬,發臭後也會慢慢腐爛。直到最後隻接剩下骨頭,到時更不好收拾。
火葬有兩種,一種是選擇好時間地點,然後把需要火葬的遺體抬到火葬地,用火燒過,就地埋葬。
另一種,就像今天一樣,是一種臨時安排,火燒的地方,不一定就是遺體需要埋葬的地方,火葬隻是一種權宜之計。經過火葬,再把骨灰帶到合適的地方,再把骨灰進行‘安葬’。
可是,對於正在‘急行軍’的士兵來說,火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方麵,火葬需要太多的柴火;另一方麵,火葬,都是由一個家族或者一個寨子,老人過世後,在指定的地方進行火葬,這個地方叫做‘陰地’。
陰地不能建房,不能用著菜園、土地,甚至都不是放牛羊的地方。
這種地方,就算是沒有這些規定,也會給人一種陰森可怕的感覺。
所以,每一個固定居住的村寨或者家族,都會在陰近有一個固定的火葬點。
不執行火葬,那是針對正常死亡,一般的老人過世不用火葬。但對於一些非正常死亡,比如小孩、比如因特殊怪病而死亡、因戰爭及其他的外傷而死亡,在農村都叫非正常死亡,這些,即使是土葬,也必須是先經過火葬後,即用火燒後,才能再進行土葬。
所以,不是一個普通的地方都能進行火燒火葬的,當地的農民也不允許。
可是,要告知別人,把自己家非正常死亡的人拿到別人家族或者村寨裏的火葬點去火葬,那更不可能。這叫做‘借葬’,是很不吉利的、是所有人都忌諱的。
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到遠離村寨的大森林,默默的把遺體進行火燒(也就是火葬),然後再把燒過的骨灰帶走。就算是有人發現大森林裏冒煙起火,也隻能懷疑其他的人或者村寨裏有人進山燒碳或獵人生的火。
決定後,吳世琮帶著兵丁,把大箱子秘密搬進了大山裏,開始籌備火葬。
所有兵丁,在附近找來很多柴禾,堆成一座小山。吳世琮與吳畏、吳懼等幾個親近人物,對著大木箱做了儀式,慢慢地把大木箱抬到了柴禾堆上。
這個時候,雖然龍威將軍等幾個重要人物不說,所有的兵丁也都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麼遠派遣這麼重要的人把箱子送過來。現在又舉行‘火葬’,所有人都能猜到,現在燒掉的,應該就是大周朝的重要人物。雖然不敢肯定是大周昭武皇帝。
因為,他們隻是隱隱地聽說昭武皇帝病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說是大周昭武皇帝駕崩的事。
搭好了柴垛,把箱子放在柴垛的最上層。吳世琮等跪在柴堆前一陣磕頭祈禱,兵丁四周點起火來。
隨著柴火熊熊燃燒,火堆裏大木箱子的木板開始著火、燃燒、散裂。
裏麵裹著的布也燃燒了。
火焰越來越大,附近好幾十米都能聞到一股特殊的味道。
就在大家虔誠地跪在周圍,默默地祈禱的時候。一個兵丁突然一聲驚叫——
大家抬頭一看,火光中,一個人影慢慢地從火焰裏坐起來。
火光炸裂,星光四射射。
一時間,火苗都變成了金色、還有藍色。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