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渠,是我國最古老的運河。
處於廣西地界,接近湘西南,也是南嶺的末端。更是廣西通往湖南以至中原的主要路口。
古時,這裏沒有水道。
南嶺以南屬於南越地區,主要屬珠江水係,而南嶺以北,則屬於長江水係,它們之間的間隔就是南嶺。
秦始皇統一中原,將繼續收複嶺南一帶廣西廣東等南越地區。幾次派兵南下,都因路途遙遠艱險,還有貨物運輸困難等無功而反。
後來,他采用謀士的計策,在南嶺末端的興安一帶修起了靈渠。把長江水係的湘江和珠江水係的漓江聯係了起來,借以溝通南北。
靈渠修通後,秦始皇帶兵沿長江而上,再由湘江進入靈渠。再通過靈渠連接漓江,直接進入珠江水係。
秦始皇,利用靈渠運送兵士以及糧草到達南越之地,最後收複了嶺南地區,徹底實現了中國統一。
靈渠的修通,給廣東廣西以及湖南等地帶來方便,也加強了這一地區的經濟繁榮和人員往來。同時,靈渠關也是各個時期兵家必爭之地。從嶺南進入湖南再入主中原,從中原南下統治南越,靈渠起著非常重要的樞紐作用。
所以,才設立了靈渠關。
靈渠關,以守護靈渠的水上往來為主要目的。戰時,也是一重要關隘。
吳三桂雲南起兵,一舉東進,把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都劃為自己版圖。溝通湖南和廣西的唯一水路——靈渠,就屬於大周內部管理了。可是,由於一時起兵的廣東鎮南王尚可喜突然兵變,為清兵從廣東進入廣西打開了通道。
這也是梧州兵急的重要原因。
靈渠失守,不僅意味著,已經切斷了廣西與湖南的聯絡。更讓整個廣西與衡陽失去了聯係。
“你再說說,靈渠是怎麼丟失的?”
吳世琮聽說靈渠已失,再責怪靈渠守將也沒多大意思。
“大周皇帝衡陽稱帝後,大將軍您去了衡陽。哪知道,將軍您一去就是好幾個月,這其間雖然你短暫回來過。可是,根本就沒時間了解下麵的軍情。
“也許是由於聽到大周皇帝在衡陽稱帝的消息,再加上原本和我們一同準備起兵的鎮南王尚可喜投降了清兵,這更增加了清兵要打敗我們的決心。
“前幾個月,清兵大舉派兵沿廣東向廣西開進。沿途的梧州等一帶,清兵一天天增多。
“有一天,靈渠關的清兵突然多了起來。大將軍也知道,靈渠,我們向來沒有派更多的兵士駐守。所以,一下子就被清兵包圍了。
“在此之前,廣西南寧方麵的兵力大多派往了梧州一帶,加上沒有將軍的指示,這邊也不敢擅自把梧州方麵的兵力朝靈渠調派。所以,我們陷入了孤軍奮戰。
“由於兵力懸殊,我們不敢主動出擊與清兵直接對抗,僅以所有兵力守住關隘。結果,被清兵強行占領了靈渠上遊,也截斷了我們的水源。”
“靈渠,這麼大的水源,你們從什麼地方要水不行,就能夠把你們所有的水源都截斷?”
吳世琮有點想不通。如果一個孤城,可能可以采取截斷水源的方式,可是,整個靈渠都是水,怎麼能夠讓敵人截斷水源。
“一開始我們也是這樣想的,可是,清兵把我們包圍了三天以後,派士兵把周圍的河水全部汙染了。我們的士兵還不知道,飲用了被汙染的水引起了士兵的連吐帶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