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趁著交換‘俘虜’時,趁機打下梧州城。而至於這樣做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或者是對於被俘虜的前部先鋒帶來什麼,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
他們有十足的把握,他們的計劃能成。
同樣,吳世琮這邊也一樣,知道對方已經答應用俘虜換取吳齊將軍的屍體。同樣也防著清兵這一招,或者說就算是清兵是真心實意地來‘以俘換屍’,作些準備也是應該的。所以,他們在出城之前,就已經把重兵布置在城上。
而吳世琮帶出城的隻是八千兵馬,就連藏在吳世琮身後突放冷箭的小將,也是他們特意安排的,為的是,以防萬一。
如果清軍主帥隻是正常的‘以俘換屍’,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對方也看不出來。
可是,恰恰就是這樣,清軍想著占些便宜,卻中了吳世琮的‘將計就計’。在梧州城下又一次被打得落花流水、倉惶而逃。
打敗了清軍,回到了梧州城。
看到已經裝在棺材裏的吳齊將軍的‘屍體’。第一個受不了的就是吳世琮。
這可是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們、兄弟,這樣慘死在清兵的亂軍之中,而且還是幾十天後才從敵方把他的屍體要回來,怎麼能不讓他傷心和愧疚。
趁這個時候,他要好好地為自己的兄弟收殮、安葬。
當然,清兵做的那些事,他們還真沒發覺。真沒有人再去脫下死者吳齊的衣服褲子來檢查。就連在他洗澡、縫合屍體的驗屍人也不敢這麼做。他們相信,裏麵的東西肯定還在。
我們就假設相信這是吳齊將軍‘完整’的屍體。
要不,如果龍威將軍吳世琮真的看出來,他費了那麼大勁換來的不是他好兄弟的屍體,而是一具假屍,還真不知道要發生什麼。
傷心過後,吳世琮安排原梧州守將,以少將軍的身份對吳齊將軍進行安葬。少將軍,就是原吳世琮等被提升為龍威大將軍前的稱號,也是他和吳齊等一夥人,在雲南時的稱號,其職位僅比現在鎮守一方的龍威將軍低一個級別。這已經是吳世琮在自己管轄的廣西範圍內能做到的最高禮遇了。
一連兩天,梧州城內沉浸在一種悲哀之中。這種悲痛,一部分來自於對吳齊將軍的死,而另一部分是對這一段時間以來所有為梧州城而死的兵將的一種哀思。
可就在第三天天還沒亮,正準備起靈,抬著吳齊將軍的棺槨上山安葬時,梧州城外又響起了激烈的戰鼓聲。
一開始,龍威將軍還不知為什麼,以為是城上的士兵擂起戰鼓表達對吳齊將軍的哀思。後來,守城的兵士來報,是清軍又打到城下來了,已經圍住了梧州的三麵城池,馬上就要完全圍住了。並且已經擂動戰鼓準備攻城。
“啊?!清兵圍城?準備攻城?!”
吳世琮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重新來到城上,準備應付清軍的攻城。
看來,一場戰爭激將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