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的旗幟?!”
身邊兵士的提醒,吳世琮睜開眼朝城外看去。隱隱的火光中,確實有一杆旗幟,上麵繡著兩顆大字——‘大周’。
吳世琮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來,自從吳世琮離開南寧,南寧守備一直在籌集援兵、糧草作為後援。南寧守將把守城的事交給吳畏吳懼以後,全心身地投入到籌兵籌糧當中。
這個時候,廣西兵馬本就不多,吳三桂兵發湖南,把主要兵力都調走了。就算是後來龍威將軍吳世琮獨立鎮守廣西,廣西各地的兵馬總共湊起來也不過十萬。
這十萬兵力,除了南寧、梧州各有一部分外,其他的,大多分散在廣西各地。特別是沿海各路,時不時有海盜出入,還有一些外國船隻也會在沿海港口出現。有時,會因為一些小事而互起衝突,如果沒有部分兵力,有些衝突會發展成相互爭鬥,甚至殺人掠寨。
接到梧州急報,吳世琮帶走了南寧大部分兵馬,並且囑咐南寧守將繼續調集廣西境內的所有兵力,作為後援,繼續聲援梧州前線。
大家都知道,梧州對於廣西有多麼重要。打開這個門戶,就等於把整個廣西暴露在清軍之下。廣西有失,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雲南,也就是吳三桂的老根據地。
現在,衡陽尚未站穩腳跟,正在四麵受敵,如果雲南再有個什麼閃失,那將死無葬生之地。所以,吳世琮特別看重這次梧州兵報,他必舉全廣西之兵力,把清軍堵死在廣西東門戶——梧州之外。
所以,除他帶走南寧大部分兵力急速趕往梧州相救外,後續的援兵也將陸續趕到。
南寧總兵,在吳世琮兵救梧州後,就對廣西各地發出調兵令。各地得到軍令後,火速籌集地方上兵力派往南寧。就這樣,盡管已經很快了,但還是花了十多天時間。
這十多天,正是吳世琮與清後梧州激戰期間,直到現在,南寧方麵籌集到的軍隊、糧草才趕到梧州。恰好趕上了清軍援軍圍攻梧州城,而城內的吳世琮已是岌岌可危,連以身殉國的‘後事’都想好了。
緊張的戰事,讓龍威將軍吳世琮差點忘了這事。現在,看到‘大周’的旗幟,才想起,自己曾經在來之前安排過。
看著那條‘火龍’,就像一條毒蛇一樣,慢慢地朝著清軍陣營‘蠶食’過來,在依稀的燈光中,清軍被這條‘毒蛇’生生咬開一個缺口。
那麵迎風飄展的‘大周’旗幟,距離梧州城牆越來越近,就在那麵旗幟下,一將跨馬要橫槍正朝著城下殺來,那正是南寧守備老將軍。
眼看著就要衝到城下,龍威將軍吳世琮在城上親自擂動戰鼓:
“老將軍,加油,我看到你了。”
旁邊的兵士也在呐喊助威,並且用火把在城上左右搖動著給城牆外的兵士‘打招呼’。
有了城上的呼應,城下的大周軍殺得更起勁。
沒過多久,南寧守備就殺到城下。
“大將軍,末將救兵來遲,讓大將軍辛苦了。”
“老將軍,感謝你們的到來,你們來得正是時候,殺吧,我這就開城出來迎接將軍。”
“好,趁著天黑,讓我再殺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