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4、靈渠淪陷 2(1 / 2)

0064、靈渠淪陷(2)

上一次,靈渠關失守,多半是由於大周朝的大意而造成的。

靈渠關,處於湖南與廣西的交界處,溝通著長江及珠江兩大水係,也是由中原大地,進入嶺南的一條主要通道。

吳三桂雲南起兵,揮兵東進,占領了四川、貴州、湖南、廣西等大片領地。衡陽稱帝後,這些都是大周的重要地盤。

而勾通湖南和廣西的靈渠,處於兩省內部,所以,吳三桂並沒有派遣重兵把守隘口。而隻是把它看成是湖南廣西內部運輸的一個普通通道而已。

至衡陽稱帝後,反叛吳三桂,引起大清極大的反感,也引起大清派出重兵,準備一舉掃平鎮西王吳三桂。

幾個月前,和吳三桂一起起兵的鎮南王尚之信,又被清軍收買,一轉身,又投靠了大清,這一下就讓連接廣東的廣西地麵緊張了起來。也才引起了梧州這場戰爭。

梧州交戰,衡陽兵急,這使處於湖南廣西交界的靈渠關被清軍打開了一個缺口。一小股清軍,出其不意地就把靈渠關奪走了。

兵敗後的靈渠關守將逃到龍勝關,剛好在這裏遇到了從黔地‘辦事’回來的龍威大將軍吳世琮。讓他從龍勝關帶走少量兵士,重新回到靈渠關,以疑兵的形式,迷惑清軍,然後再從中找到機會,把靈渠關從清軍手中奪回來。

回到靈渠關的守將,按照吳世琮的安排,一次次對清軍進行幹擾。一開始,確實給清軍帶來不少的麻煩。畢竟靈渠關已經好長時間掌握在大周朝手中。再加上,南方長期處於漢族統治,所有居民本身對滿清就有一種敵意。回到靈渠的守將,與居民聯合,給了清軍不少的打擊。

他們采取很多遊擊戰術,不與清軍正麵對抗,而在清軍後麵‘撤小動作’,時不時在夜裏清軍不注意的時候給他一次襲擊。等清軍正直派出兵力要和他們對戰的時候,卻又找不到對方的軍隊在哪裏;有時,在清軍剛剛睡下,關外又出現了戰鼓、號角聲;有時,清軍還沒有醒來,又得到急報,大周軍又來奪關了。一時間,攪得清軍還真是坐臥不寧。

可是後來,當清軍搞清楚。在這裏與他對抗的,本就是原來靈渠守將以及帶來的一小股兵力,根本就不可能與他們形成對抗之勢。

後來的幾次‘幹擾’,清軍根本就不理采他們了。

這樣‘攪’了幾次,大周兵沒能再引起清軍的注意,也停了下來。好幾天沒有再到靈渠關前對清軍進行‘騷擾’了。

大家相安無事一段時間。

這一天夜裏,大周軍正在山上休息,準備第二天派出人員到靈渠關打探消息,進而作好下一步與清軍交戰的準備。

可就在這天夜裏,一更天剛過,就聽到山下一陣陣轉角聲。大家從夢中驚醒。

清軍終於主動出擊,攻上山來了。

這一小股大周兵,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要和清軍正麵交戰,更沒有想到清軍會主動打到山上來。等他們匆忙應戰時,敵人已經來到了他們的陣營前。

由於一直采取‘遊擊戰’的方式,並沒有固定的軍事設施,也沒有固定應戰措施。聚集山上,隻是臨時把大家召集起來,商量事情而已。山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用於戰事的東西。

可是,清軍卻是有備而來。

一時間,大周軍隻能靠對於山上的熟悉,帶著清軍在山裏來回躲閃。最後,他們還是被清軍逼到一處懸崖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