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勢不兩立(1 / 2)

其實,就在吳畏到達衡州的同時,吳懼就到了雲南。

雖然進入雲南比走湖南稍微遠些,可是,沒有清兵的阻撓,吳懼走得還算順利。

吳懼還沒到雲南這前,被派往雲南的衡州朝中大臣胡國柱,早已經到了這裏。他來到這裏的目的,是為了迎接皇孫吳世璠去往衡州。

直到現在,雲南方麵包括皇孫吳世璠都還不知道,自己的爺爺、大周昭武皇帝吳三桂已經去世。朝廷派大將胡國柱來,就是要接他到衡去,即皇帝位,主持大周的工作。

皇孫吳世璠,隻不過十三四歲的孩子。

幾年前,他被從京城送到了雲南。可是,自從自己的爺爺、大清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起兵以來,他在京城的父親即大周朝的‘太子’吳應熊,就被康熙所誅殺。同時殺死的還有他的弟弟吳世霖;而自己的母親、皇太極的建寧公主及另外兩個幼弟也被軟禁起來。

十三四歲的吳世璠,在吳三桂起兵東進後,就與自己親近結婚的老丈人、國師郭壯圖一起,留下來鎮守雲南。

吳三桂衡州稱帝,早就想把皇孫吳世璠接到衡州。可是,一直沒有合適時間。

可是,還等不到他有時間,稱帝沒到半年的大周昭武皇帝吳三桂病逝於衡州。在秘密發葬期間,把太孫接到衡州就必須進行了。

本來想著秘密把吳三桂的遺體運往雲南,然後再把太孫吳世璠接來衡州即皇帝位,可是,還沒走到一半,就得到了衡州出現內亂、清軍已經打到衡州城下的急報。

胡國柱這一路人馬,是由沅水進入㵲水,本就是作為‘疑兵’,迷惑萬一在途中出現其他問題、或者作為清軍偷襲的一種掩護。在進入黔省後,他們的‘掩護’使命基本完成。

加上衡州兵急,所以,這一路人馬撒回了衡州,隻派大將胡國柱前往雲南,迎接皇孫吳世璠來衡即位,主持大局。

可是,這一決議,並沒有得到順利進行。

留守雲南、配合皇孫吳世璠的郭壯圖,也就是皇孫吳世璠的嶽父,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婿、皇孫吳世璠離開雲南而前往湖南衡州。

他的理由,既然湖南方麵已經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而且現在大周昭武皇帝又已經去世,作為即皇帝位的皇孫吳世璠,僅僅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並不熟悉湖南前線的戰事,又怎麼控製得了這個局麵。

再加上,湖南、四川、廣東(這時的雲南,還不知道整個廣西已經落入清軍之手),都早已經處於清朝的重兵之下。與其毫無把握地去爭取湖南,還不如退入雲南,保雲南一方,再圖打算。

從湖南前線回來的胡國柱,一聽郭壯圖這樣和話,氣不打一處來。前線兵情緊急,皇帝新逝,正需要確立新群,穩定局麵,然後再與清軍決一死戰。可是,這鎮守後方的大臣,不但不積極努力的資援前線戰事,反而打起了其他的算盤。準備放棄大周從將士辛辛苦苦三軍拚命好幾年打下來的湖南等地,而退守雲南。這是任何一個前方將士都接受不了的。

就因為這事,雙方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一直統一不了意見。

吳懼來到昆明,兩人還處在冷戰之中,誰也說服不了誰。如今又聽到吳懼來報,整個廣西已經全部被清軍占領,這更讓如今在雲南掌握實權的郭壯圖國師堅定了不讓皇孫即自己的女婿吳世璠遠赴湖南前線。

經過好幾天的唇槍舌戰和冷戰,最後,將軍胡國柱還是沒能說服郭國師,而讓皇孫吳世璠和他一起趕往湖南。

這樣,胡國柱隻得放棄接走皇孫的想法,自己一個人悲壯的離開了雲南,重新千裏跋涉地趕回衡州。這個時候,他當然不知道,其實衡州已經被清軍攻下了。甚至整個湖南都已經落到了清軍手裏。